衔觞共饮 诗酒传世

2022-11-14 08:1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衔觞共饮 诗酒传世》,欢迎阅读!
传世

衔觞共饮 诗酒传世

摘要: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绽放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朵奇葩。盘点中学语文教材尤其是诗词中所蕴涵的丰富酒文化,足以让我们为历代文人的诗酒情结所感动和陶醉。本文以中学课本中的课文为例,探究诗酒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诗酒文化 饮酒为乐 把酒寄情

台湾诗人洛夫曾说:要是拿了唐诗去压榨,起码还会榨出半斤酒来。写饮酒诗二首的陶潜,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新停浊酒杯的诗圣杜甫,把酒问青天的文豪苏轼,东篱把酒黄昏后的才女李清照,他们的人品才情让后人景仰,他们的诗酒佳句浸润着语文教材,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觥筹交错,饮酒为乐

1.丰衣足食,友情可贵。古代文人写诗作文或为了庆祝五谷丰登、丰衣足食,或为了熏炙友爱、歆享情谊。《桃花源记》中陶潜写道:见渔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热爱追求。杜甫的《客至》中,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有朋自远方来,作者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却因菜少酒差而歉疚。尾联以邀邻助兴的精彩细节,出人意料,令人联想到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无须约请,随意呼饮,在率真淳朴的人际关系中让人体味到摈弃虚伪矫饰的自然之乐。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吟道: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王驾在《社日》中写道: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两首诗都表现了农家丰衣足食、宴酒好客的山村欢乐。这些诗句融进了山水之乐、人性之真、人情之美。

2.人生得意,纵酒放歌。李白在《将进酒》中劝人开怀畅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汪洋恣肆,率性奔放。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写道: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人到暮年,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声高歌,还要纵情饮酒;有明媚的春光相随,能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启程回归故乡。此诗写出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狂喜和急切思归之情。

二、冰心玉壶,把酒寄情

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写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寄托了酒宴将罢,友情珍贵,表达了诗人对故人前途牵挂祝愿以及难舍难分的真挚情谊。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这首《客中作》不写他乡客中愁,却写酒后客之乐,诗人并非没有意识到是在他乡,面对兰陵美酒,一种流连忘返的情绪,甚至乐于在客中,乐于在朋友面前尽情欢醉的情绪完全支配了他。由身在客中,发展到乐而不觉其为他乡,侧面表达了友人待客的热情。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以江月美景衬托离别之情。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思夫的苦痛炙烤着女词人比黄花还瘦的灵魂。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为人传诵,被称为古今俊语酒醒二字和上都门帐饮无绪遥相呼应,使人将酒醒后情景同前面送别时的情景自然地联系起来,寓情于景,借岸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抒心中凄哀悲苦之情。 三、酒入愁肠,借酒消愁

古人云:杯中之物堪以乐,一饮魂销万古愁。诗人余光中在《寻李白》中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


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诗人反客为主,借酒消愁:五花马,千金裘,忽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诗人认为: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但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慷慨激昂,狂放至极。范仲淹在《苏幕遮》中也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酒入愁肠,化作相思,这一遣愁的努力也终归徒劳。真情流溢,沉雄清刚。《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举酒祭月,感叹华发早生: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寄托的是一种功业无成的忧愤之情。就连一代枭雄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也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慨叹。 四、逸兴遄飞,壮志难酬

李白花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和友人同饮,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回忆古人,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把诗仙之风采发挥到极致。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放达潇洒,悲壮豪迈。东坡居士狂放之时他要喝酒,把酒问青天;醉酒后写下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出游时他要喝酒,道中遇雨还淡定潇洒的吟出料峭春风吹酒醒的诗句;诗兴大发时他要喝酒,醉酒后写下饮酒乐甚,扣舷而歌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稼轩对酒更是情有独钟,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全词说出了酒后心中的悲凉,也尽显一个爱国志士渴望建功报国的忠肝义胆。在教学中,我们要联系现实,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看待特定背景下的诗酒文化,特别是醉酒文化。酒是水做的诗,诗是心酿的酒。品读他们的诗词,都有一股醇香的酒味沁人心脾。试想如果没有酒,这些诗词一定会少了几分超凡脱俗、潇洒飘逸、狂放豪迈之气。而酒与诗一旦结合,其碰撞出的灿烂火花,便定格成光耀古今的中国诗酒文化,经久弥香,回味无穷,博大精深,润泽后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ca6378bbb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2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