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和《苦竹》

2022-07-23 03:1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张爱玲和《苦竹》》,欢迎阅读!
张爱玲,苦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张爱玲和《苦竹》

作者:林夏

来源:《河南教育·中旬刊》2012年第10

1944年年末,日寇和汪伪政权失败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

这年10月,胡兰成办了一份偏重文艺的杂志,月刊,取名《苦竹》。刊名缘自张爱玲在《诗与胡说》中引用的周作人翻译的一首日本诗,诗曰:夏日之夜,有如苦竹,竹细节密,顷刻之间,随即天明。

《苦竹》的封面是炎樱设计的。作家沈启无在第二期的《南来随笔》中极为称道:封面画真画得好,以大红做底子,以大绿做配合,红是正红,绿是正绿,我说正,就是典雅,不奇不怪,自然的完全。用红容易流于火燥,用绿容易流于尖新,这里都没有那些毛病。沈的激赏,过于夸饰,但绿叶披拂的竹竿斜切的画面,布满活跃肥大的竹叶,浓郁里一点新翠,确有夏夜苦竹的诗意,散发出一种东方纯正的美。

创办《苦竹》的想法,后来胡兰成回忆:我办《苦竹》心里有着一种庆幸,因为在日常饮食起居及衣饰器皿,池田给我典型,而爱玲又给了我新意。池田的侠义生于现代,这就使人神旺,而且好处直接到得我身上,爱玲更是我的妻,天下的好都成了私情,本来如此,无论怎样的好东西,它若与我不切身,就也不能有这样的相知的喜气。这里说的池田,即日本人池田笃纪,一年前为搭救胡兰成出狱出力甚多。后来胡亡命日本,也是他接待的。后面的话,因爱玲更是我的妻,这样,切身的好东西才有相知的喜气,让人感到《苦竹》像是个妻店

第一期(10月出版)有张爱玲的《谈音乐》,从东方的角度论西方的音乐我最怕的是凡哑林,水一般地流着,将人生紧紧把握贴恋着的一切东西都流了去了。胡琴就好得多,虽然也苍凉,到临了总像着北方的话又说回来了,远兜远转,依然回到人间。”“我是中国人,喜欢喧哗吵闹,中国的锣鼓是不问情由,劈头劈脑打下来的,再吵些我也能够忍受,但是交响乐的攻势是慢慢来的,需要不少的时间把大喇叭小喇叭钢琴凡哑林一一安排位置,四下里埋伏起来,此起彼应,这样有计划的阴谋我害怕。文化差异的妙想奇思,比喻如神来之笔,令人拍案叫绝。沈启无说:我读她在《苦竹》月刊上的《谈音乐》,使我又联想起她谈画的文章,几乎每一篇都有她的异彩,仿佛天生的一树繁花异果,而这些花果,又都是从人间的温厚情感里洗练出来的。(《南来随笔》)

第二期(11月出版)有张爱玲的《桂花蒸 阿小悲秋》,写苏州女佣阿小在上海外国人居住的公寓的一天的家务劳动,写阿小所看到的外国人哥尔达的生活。1972年,水晶访问张爱玲时说到结尾部分很精彩,张爱玲爽朗地笑了。水晶从她的笑声里,觉察到她是非常偏爱小悲秋。(《蝉——夜访张爱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d276aa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