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性格和写作

2022-05-25 18:01: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张爱玲的性格和写作》,欢迎阅读!
张爱玲,性格,写作

张爱玲的性格和写作

张爱玲的作品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里的大门。于是,无数隐藏的情绪开始释放,在她作品的字里行间涌动。喜欢读张爱玲,甚至感觉冥冥之中似乎与她隔着时空对应着,时而能感受到她的心跳,她的呼吸。 临窗自照的都市时髦女性

出生在旧时代与新时代的交接段上,张爱玲生活中接触到的,总带着新时代的光怪陆离,又摆脱不了旧时代留下的,哀哀的喘气声。她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父亲是接受过儒家正统教育的封建遗少,母亲却是向往外国摩登生活的新女性。由于价值观的相悖,张爱玲的父母终于在不断的争吵后协议离婚。由此,那个时代因新旧交替而产生的冲突可见一斑。然而旧的文化的残存,新的观念的输入,在张爱玲的性格中,却能融洽地合在一起,使她成为一位临窗自照的都市时髦女性。这种融洽,常常表现在她的作品中。

《小团圆》是张爱玲最神秘的小说,也是一部半自传性的小说。在其中,她写到,女主人公九莉告诉她最好的女友比比,她很喜欢上海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时。比比竟说道:“那就把它拿去插在头发上吧。”宛然把摩登的红绿灯当做从前女人的发簪了。读来,很有好友间相互打趣调侃的生动,而喜欢红绿灯,喜欢到要把它插到头发上去做自己的装饰,也只有习惯了簪发簪的中国传统女性,才能想到吧。张爱玲把新旧时代如此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缝得天衣无缝。

在她的散文《更衣记》中,更是细细地将上海街头各个年份流行的衣服样式说来。她评价圆筒式的高领,“紧抵着下颚,肌肉尚未松弛的姑娘们也生出了双下巴”,而元宝领,“斜斜地切过两腮,不是瓜子脸也变成了瓜子脸”。对比显著,


两种领子孰好孰坏,一目了然。这样细致创意的描写和评价,可见她对时尚有高度的敏感,绝不是躲在深闺里的地主女儿。

若要说到张爱玲的形象,我脑海中也只有一位身材细长,穿着短旗袍,丝袜,倚在木窗前对着镜子沉思的女性形象。她是有着摩登时尚的外表,而举手投足间,却时常露出中国传统文学的风韵。 低到尘埃里的凤凰鸟

一方面,张爱玲是自信得近乎于自负的人。十九岁的她,便以一篇《天才梦》引起了不小的波动,此后几年,更是以《金锁记》、《倾城之恋》等脍炙人口的小说,迅速成为上海滩数一数二的作家。她是自信而自负的,她总是给人一种神圣不可冒犯的感觉。

傅雷批评她的小说《倾城之恋》,“华彩过了骨干,两个主角的缺陷,也是作品本身的缺陷。”

她激烈地做出回击,并不理会对方是否是辈分高于自己的长者,导致远在他乡的傅雷感到心凉;对于当时风靡一时的革命+恋爱的创作思路,她也给予辛辣的讽刺。她是一个冷眼旁观者,都市的繁芜和社会的毁灭性黑暗,在她眼里,不过尔尔。她自信自己是天才,对世界上的一切,表现出不屑一顾。

另一方面,张爱玲是极度自卑的人。她不善交流,喜欢日夜颠倒的生活,喜欢独处,怕见陌生人。

她在散文中写到,在她十二岁时,有天晚上,在月色下跟一个比她大几岁的同学散步。那位同学跟她说:“我是同你很好的,可是不知道你怎样。”她郑重地说道:“我是……除了我母亲,就只有你了。”张爱玲补充说:“她当时很感动,连我自己也感动到了。”而当她陷入到与胡兰成的恋情中去时,则以一张写


着“一遇到他,她的心就很低,直低到尘埃里去”的自己的照片,来表达对胡兰成的爱情。这样低的态度,似乎与先前高傲地张爱玲是很不搭调的,然而这就是张爱玲,她自负亦自卑。对爱人与被人爱,她都保持着及其珍重的态度,为了使对方感到自己的感情,甚至不惜显出自己的自卑,全然不同于其他时候。这也与她自小得不到父母亲正常的关爱有着密切的关系。越是渴望得到,越是渴望失去,而在害怕失去的担忧中,不由得便显出自卑来。 这就是张爱玲,她是低到尘埃里的凤凰鸟。 不完全拜金主义者

负心于她的胡兰成被国民政府通缉亡命的时候,她用辛苦赚来的版税稿费接济他。初会水晶时,她送了一大瓶Chanel香水给他太太。从她与友人来往的书信中,我们更可以看到她不取非分之财,不肯欺世盗名的正直的形象。

1995910日,《联合报》副刊曾经刊登了一篇平鑫涛署名的纪念文章,而平鑫涛,则是当时皇冠出版社的发行人。文章中写道:“张爱玲生活非常单纯,她要求保有自我的生活,选择了孤独,不以为苦。对于名声,金钱。她也不看重。对于版税,她也不大计较,我曾有意将她的作品改拍为电视剧,跟她谈到版税,她回答说,版权你还要跟我说吗?你自己决定吧。” 张爱玲是一个不完全的拜金主义者,由此便昭然了。

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她的性格深深地影响着她的写作。她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读者的心,是因为她自身特立独行的性格。有斯性格,有斯人如爱玲,是中国文学一大幸。而又想到一句话,作家的不幸,也是文学的大幸。个人的痛苦能转化为文学艺术,使后人能切肤感受到的,那么痛苦,也许也有所值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d0477a4de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4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