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古典经济学的根本缺陷

2023-02-03 22:2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论新古典经济学的根本缺陷》,欢迎阅读!
古典经济学,缺陷,根本



试论新古典经济学的根本缺陷

本文从新古典经济学缺陷的外在表现——资本悖论问题入手,指出悖论的本质在于混淆了生产技术关系和社会生产关系,新古典经济学框架的直接缺陷在于缺乏对厂商预算线的外生性分析,而其本质缺陷在于对市场经济所反映社会生产关系历史性的视而不见。文章提出以此为基础建立包含社会生产关系的全新的新古典经济学一个完全的社会生产函数需要包含社会关系图5-6P代表资源的价格,其中供给线决定于资源的再生产成本,需求线决定于资源的边际收益,F代表资源量。这时,厂商预算线的增加,由市场经济所反映的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需求线的移动,会增加社会再生产中资源生产要素的规模。



由于要素的供给曲线普遍表现为一种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要素的闲置在理论上就成为可能。现实的情况正是如此,失业、土地荒芜、资源待开采、机器闲置、库存商品增多都在社会上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厂商预算线,即市场经济所反映生产关系,所覆盖的生产要素与全社会生产要素的总和并不相一致,市场经济所决定的社会再生产必然存在一个外生的生产组织功能去形成生产,这个生产组织功能就是资本预付。



三、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根本改造

新古典经济学所表述的基于市场生产组织形式的生产关系根本无法揭示现实社会再生产的全貌,其既不能反映社会再生产中这一生产关系与其他生产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也不能反映这一生产关系本身规模的伸缩性,必须对其进行彻底的改造,才能作为我们社会经济分析的基础。一个完全的社会生产函数需要包含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技术关系,前者主要通过组织要素来反映,后者主要通过生产要素来反映,前者实现组织生产过程,后者实现具体生产过程。因此,基于市场生产组织形式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也必须加入市场组织要素。



以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典型代表索罗经济增长模型为例:

Y=A·FKL 1

其中,Y代表市场所反映的社会产出,A代表技术,KL代表资本和劳动的投入,KL之间存在边际替代关系。由于生产函数中缺乏对生产关系的表述,缺乏对厂商预算线决定的分析,劳动和资本不得不被作为确定的外生变量给出。该模型的结论是如果储蓄率保持稳定,经济增长将稳定于人口数的自然增长率。储蓄率决定于社会习惯,其在短期保持稳定具有合理性,即使由于外因有所调整,经济增长率在剧烈波动后也会回归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这一结论显然与世界各国现实的经济增长率不相一致。



不难看出,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尽管储蓄率相对稳定,始终围绕40%波动,但相关数据根本无法支撑新古典经济学的所谓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很难发现相关性和因果关系。可以通过引入市场组织要素将社会生产关系




纳入新古典生产函数,从而达到对其的彻底改造。市场经济的组织要素反映社会生产关系,因时代差异而会有不同,是历史的范畴,反映了不同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其既有可能是资本主义建立初期的贵金属——黄金,也有可能是今天第三世界国家从发达国家引进的外资,也有可能是市场经济初期以银行为基本信用体系的银行信贷,当然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国家其更多的表现为市场信用。市场经济组织要素的引入使得KL成为生产关系的内生变量,市场经济的生产函数首先决定于市场经济组织要素,原有的简单函数变为复杂函数。Y=A·F= F{KCLC} 2



其中,C代表市场经济的组织要素,组织要素的具体形式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相关。组织要素的形成,组织要素所反映的生产关系尽管具有历史性,尽管从根本上决定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但其在一段时间内是具体的,是可以通过政策制度和政策机制等调节的。尽管银行信贷只能部分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后十五年市场经济组织要素的投入状况[7]1993-2008年经济发展的这一历史数据也支撑了公式(2)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解释性,两者趋势在整体上具有同一性。



81993-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与贷款余额增速比照图

通过政策机制的调节,如引进外资或限制信贷等,市场经济组织要素的增加或减少会改变生产预算线,预算线的改变会导致总供给线的左右移动。市场组织要素的规模会改变市场的生产规模,这与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社会产出长期供给线确定,宏观经济政策仅仅带来总需求变动而整体无效的判断不相一致。毫无疑问,新的生产函数更接近于现实,其可以给出所谓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解释,而使凯恩斯政策不再依靠物价下降和工资粘性等并不太符合现实的前提假设。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发挥效果的原因是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同时,厂商预算线也在向外移动,总供给线也在发生着向右移动,从而使得市场经济所表达的社会产出显示出增加。



四、本文创新和进一步的研究

对新古典经济学资本悖论的解释:

1、将资本的金融概念和技术概念区分是解释新古典经济学资本悖论的关键



资本的金融概念反映市场经济的社会生产关系,是组织要素,形成生产预算线(当然并不是形成生产预算线的唯一原因),其增加会带来市场所反映的社会产出的增多;资本的技术概念是生产要素,其与劳动力有边际技术替代关系,其价格折旧率与人均资本品拥有量存在单调关系。资本悖论的本质就是混淆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技术关系,就是新古典经济学对社会生产关系的视而不见,是对历史变化的视而不见,是对市场经济唯一性的盲目信仰,经济学研究的形而上学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d89dcf66c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