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质

2023-01-03 03:11: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质》,欢迎阅读!
浪漫主义,李白,特质,诗歌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质



论文摘要: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继屈原之后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文坛、诗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仅就对具体诗例的进行分析,进而论述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李白;浪漫主义;诗歌

李白,这位被人们尊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是盛唐诗坛上一颗无与伦比的耀眼明星,其光芒映照盛唐, 映照了整个古现代诗坛。他的浪漫主义诗风,体现在想象惊人、夸张大胆、比喻奇特,拟人手法千奇百怪,用典变幻莫常等方面。李白的诗歌之所以具有独特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他在少年时期能继承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精髓;再经二十年的巴蜀文化浸润,在盛唐经济大发展的沃土中逐步成形;后经自己本身的奇幻人生经历的磨砺而将浪漫主义诗风大放异彩。 一、继承传统文化

综观李白的诗歌,艺术风格是多样的,但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是其主导风格。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在唐代高度发展的封建社会经济沃土中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经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代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繁荣。社会安定、国力强大、政治清明、乐观上进、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精神是唐代诗歌鼎盛的温床。思想文化开放,主观精神昂扬是唐代诗歌百花齐放局面的充足养料。儒家入世与道家隐世、抑郁和高傲是李白诗歌永恒的主题,他最






钦佩经世济民的政治家(如谢安、诸葛亮)和寄情山水的诗人(如屈原、陶潜)两类人。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融合了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的精髓,其中豪迈与豁达精神充分反映出了李白兼善天下遗世独存的矛盾思想。 1.儒家文化的传承

从李白一生的经历和诗文来看,他积极入世的思想深受先秦儒家思想价值观的影响,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入世思想。他不能走科举入仕之路(不具有户籍),只能寄希望于被大贤举荐而一鸣惊人,一展抱负,从而跃居高位,建立赫赫功业。

因为李白自小喜爱读书,所以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少年时他就明确了自己的一生理想是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一身。《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出川之初,李白自喻大鹏,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远征《大鹏赋》,用怒无所搏,雄无所争的大鹏与拘挛守常小雀的对比,来表露出自己入世的雄心。他各个时期的作品都不时的反映出入世的愿望。

成年时期的李白,入世的愿望更加强烈。他在诗歌中屡以孔子自比,来表达建功立业,收周游列国之效的愿望。先是经道友吴筠的举荐,李白终于在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待诏长安。后在贺知章的再次举荐下,李白终于被玄宗的亲自接见,代写毕业论文达成了李白入世的愿望,成为了翰林供奉。可唐玄宗器重李白写诗作词的才华,只是为粉饰盛世,他不再是早年励精图治的皇帝了。在苦闷和失望中,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e9ad86986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