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

2022-12-08 09:1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品鉴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欢迎阅读!
品鉴,浪漫主义,李白,诗歌

品鉴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

摘要】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也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座高峰,李白的诗句不但能够找到那种忧国忧民的气质,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追求自由的精神内涵,这也让他成为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关键词】李白;浪漫主义;诗歌品鉴

李白的诗歌可以说传承了屈原《离骚》之遗风,同时也把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最高峰,李白和杜甫二人的诗歌历经千年而被我们所传唱与铭记,李白的诗立意高远,想象丰富,在朗诵和品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与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自由精神,充满着极度浪漫的气息,也被后世称之盛唐之音

一、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李白可以说是在盛唐文化之下脱颖而出的天才诗人,在当时那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他的诗歌独树一帜,表现出十分独特的艺术个性和特色。李白的诗句更加着重于对内心情感的描写,融入了十分丰富的情感。在李白的诗句中,无论什么样的题材,都充满了主观抒情色彩,所以也让无数读者体会到气势磅礴的感觉,可以说是一泻千里,蕴含着喷薄而出的情怀。李白在写诗的过程中十分善于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给我们创造出了很多绚丽的艺术形象,也让我们从他的诗歌中窥探到了其精神世界,渗透了李白浪漫的情感。李白的诗句不仅清新飘逸,同时也热情奔放,不但语言轻快且充满了想象,也表现出各种不同的风格[1]

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情怀能够集中概括为雄浑飘逸这四个字。我们在品读他的诗歌作品时,能够直接感受到诗人的英雄主义性格和理想主义追求,而李白也将自己的情感炉火纯青的应用到诗歌中来,可以说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一座新的高峰。他的诗对后世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非常灵活的融合了意境和自己的人格精神,属于浪漫主义艺术的最高典范。 二、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 (一)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

李白的诗句有很多描绘大好河山、名胜古迹的内容,其感情豪放激昂,表达过程瞬息万变、奔腾跳跃,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白在刚刚开始时并未以写景起兴,而直接利用重叠的诗句来表达出自身郁郁寡欢的情感,之后: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语气在一瞬间开始变化,诗句中蕴含的情感也逐渐上升,李白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壮阔明丽的万里秋空图,彰显出了他的豪迈胸襟,之前从诗句中感受到的抑郁以及惆怅之情几乎在短短一瞬就已经挥散开来;又比如说《行路难》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在读到这里时我们可以体会到一种逍遥自在、锦衣玉食的生活,而随后一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可以感受到李白那种踌躇与茫然的情感,仅仅两句就能够让读者有一种极大的心情落差,也可以从中看出李白诗歌中的丰富情感。 (二)想象中映照着现实

在李白的诗歌中同样也有很多关于自然风景的内容,如《蜀道难》就是李白借助于自己丰富的想象,通过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凭借灵活的夸张手法,给读者呈现出了惊奇险峻的属地山川画卷,《蜀道难》也因此称之为诗歌史上富有浪漫主义的名篇。李白在作诗的过程中想象力极为丰富,但在想象中也融入了自己


对现实世界的表达,比如说《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中,主要是写自己在天宝元年被召回长安任职翰林,但一直没有受到重用,同时因为李白自身放荡不羁的个性,得罪了当时很多权贵,在天宝三年又不得不弃官离开长安到达山东,这首诗歌便是写成于离开山东的情况下,从诗句中可以直接感受到李白怀才不遇的心情,同时也可以体会到李白虽然遭遇挫折但依旧没有改变自己初心的那种情感,比如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句诗可以明显看出李白不畏权贵、追求自由的精神。

(三)善于运用比喻与夸张

李白在作诗时善于利用比喻以及夸张的手法来让诗句读起来显得更加热情奔放而又气势雄浑。比如说经典作品《赠汪伦》,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写李白即将乘船离开,好友汪伦随些许村民为李白送行,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清朝沈德潜这样评价这两句诗歌:如果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转换间。是的,这两句诗的玄妙之处便在于不及二字,李白把两件事物结合起来,用水深千尺的桃花潭来比喻自己和汪伦之间的友谊,不仅生动形象,又十分耐人寻味。

(四)借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将当成是自己的偏爱之物,早在唐朝以前,月亮就被古人称之为具有灵性的事物,但李白诗歌中的却往往体现出人的特征。如《月下独酌》这首诗中的两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从中可以感受到李白孤独的心情,他通过月亮来阐述自己的情感,把月亮当成是与自己共同举杯的朋友,让月亮有了生命,仿佛可以和自己沟通交流一样。这样的情感在李白的很多诗歌中都能够看到,如: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等,将月亮拟人化,这也是李白诗歌中极具浪漫主义的体现[2]

纵观历史中的文人墨客,他们几乎都属于多才多情之人,李白也未尝不是,他内心情感细腻,外在自由洒脱,这样的性格可以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中看出。李白把自己的伤感寄托于多情之明月,李白能够借酒浇愁,同时也能够借月抒情,正是这样一个诗歌鬼才,给我们献上了无数浪漫的诗篇,也对后世很多诗人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总而言之,李白的诗歌具有豪放的情怀与自由的思想,他对浪漫主义的传承与弘扬,可以说是盛唐精神的直接体现,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同时进一步丰富与创造了不同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基于此,李白的诗歌拥有十分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张三玲.李白.李贺浪漫主义诗歌的比较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18.28(04):36-41.

[2]曾宏.比较视域下的东西方浪漫主义艺术特质——以李白和李斯特为例[J].华文化论.2018(06)38-4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59e9c790e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0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