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赏析

2024-03-10 06:2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赏析》,欢迎阅读!
记念,课文,赏析,刘和珍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赏析



一、内容结构

首先,尽量用原文表达作者感情和归纳七节要点。

提示:第一节,“深味”“悲凉”“奉献”“哀痛”;第二节,猛士与庸人对比,认为“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还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第三节,“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第四节,刘和珍“蝶血”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第五节,“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刘和珍“是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第六节,徒手请愿的“意义”“很寥寥”“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第七节,我认识到“当局者”“凶残”“流言家”“下劣”“女性临难”“从容”“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 其次,划分文章层次,概述段意。

提示:第一段(l2),纪念刘和珍的缘由,分两层,一祭死者、二醒庸人;第二段(35),记叙刘和珍的行状,共三节,三学潮中、四惨案中概况、五惨案中细节;第三段(67),纪念刘和珍的思考,有两节,六请愿不足取、七精神显希望。

二、探究总体思路

可以分两个层面来探究。

1.第一层面。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对将来的意义。这就是全文的整体思路。

2.第二层面。(1)关于写作缘由,思路分两步,“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先说为纪念死者这一面,再说为使庸人不致忘却,揭露反动政府罪行,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理清这两种的思路,可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深刻。 从写作的缘起出发是常见的思路,为什么关于写作缘起说了那么多话,在第一、二部分为什么老围绕这一点展开?第一,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①爱国力量方面:开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刘和珍。②反动势力方面:提到了“几个所谓的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③庸人方面:淡漠了,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第二,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2)关于烈士事迹,思路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括到遇害细节。

进一步探究三、四、五部分之间的联系,理解就能深入一步。

第三部分写刘和珍,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这样一个热血青年去请愿是“欣然前往”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就不值得一驳,只能使人对流言家的下劣感到可悲、憎恶、鄙弃。作者写刘和珍的斗争,又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段政府反诬她们为“暴徒”,不但不置一驳,而且充分暴露出他们自己的暴虐。第五部分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3)关于惨案的意义。谈到意义,一般人只表肯定,鲁迅思想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且总结教训,催人改进斗争方式。


理清这两种思路,我们就能体会到,鲁迅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既不肯定一切,一味颂扬,也不否定一切,把惨案当作无谓的牺牲而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地位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他在1926年就提出“血战”的思想,即暴力革命思想,是非常深刻的,确实是远见卓识。思路从写否定的一面又转向写肯定的一面,篇末便不致陷入消沉,可以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

鲁迅探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概括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这跟第三、五部分的思路也是相联系的。鲁迅对于中国女性的认识,随着妇女的解放,不断为事实所证明。 三、理清局部思路

1.怎样理清局部思路? 局部思路,既指一个语段中几个句子的思路,也指一个部分中几个层次的思路。几个层次的思路可以参照理清总体思路的方法。要理清语段思路,首先要把握句意,然后再看句子与句子在事理上有什么联系。 2.理清局部思路举例。

以第四节为例,就可以举一反三。

这一部分共513句。理清思路可以粗一点,也可以细一点。

1)粗理,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围绕惨案依时间顺序展开,第一步是听到噩耗,第二步是听到噩耗后的怀疑态度,第三步是见到尸骸,第四步是听到段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诬蔑,第五步是悲叹思想统治令人窒息,发出冲破沉默的吼声。 这样的理清思路,特别是注意写噩耗之后为什么思路展开到怀疑上去,就能对段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有更深的理解。 2)细理思路

细理思路就是一层一层理,一句一句理。这里仅以第一段中的4个句子为例加以分析。先说听到噩耗,再说怀疑态度。怀疑态度又分三步:先说自己当时的怀疑,再说怀疑的原因,推进一步,再从刘和珍的角度说,怀疑的理由又多一层。思路环环相扣,衔接紧密,层层深入。 3.从理清思路入手解读难句。

遇到难句,只要把它放到思路中去,就容易理解了。理清思路是阅读理解的一把钥匙。所谓“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意”可以理解为就是根据思路去解读。 l)“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从思路上看,这里说的是纪念死难者应采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

“淋漓的鲜血”就是“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从“艰于呼吸视听”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的一次飞跃。上文,已经写了这种感情的发展变化,追悼会时独在礼堂外徘徊,心头是超乎寻常的悲愤。欲写不能,还是“艰于呼吸视听”,几乎被悲愤压倒。而“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愤懑达于极点。“出离愤怒”,便是一个飞跃。“出离愤怒”之后怎样呢?做真的猛士!“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所以,“猛士”性格正是鲁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ecc495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