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一诊语文古诗文阅卷报告

2022-10-01 15:1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绵阳一诊语文古诗文阅卷报告》,欢迎阅读!
绵阳,古诗文,阅卷,语文,报告

绵阳一诊语文第二答题阅卷报告

新结构试卷,语文第二大题为古诗文阅读,包含文言文阅读、诗歌阅读和名句名篇默写。

13题为文言文翻译,包含两个句子,10分。评分细则如下:第一句给分点为:“安”“谤”“虽”“”书,大意1分;第二句的给分点是“至”“省略句”“坐”“绌”,大意1分。

本题平均分5.34。从学生答卷情况看,错得比较多的是“谤”字,误翻译为“诽谤”“谤讥”“谏言”等;“坐”字,翻译为连坐的情况比较多;省略句忘记补充省略成分等。

教学建议:1、重视教材与习题的复习积累。本次文言文翻译涉及到的考点,都是文言文中的常见考点。“谤”“虽”“书”“坐”“绌”都在教材中常见、练习中常考。对于这类常见常考的知识,建议老师们要引导学生时常回顾、时常翻看;对于已经做过的文言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不能只盯在已有的题目上,要将文言语段中所有能够挖掘的知识点都弄清楚、弄明白,把一篇文言文变成多套文言试题。

2、平时训练要严格,要求学生尤其是中等以上学生要追求翻译的“精准”,不可满足于大概差不多就行。

3、结合成语复习,积累、巩固文言知识。本次翻译第一句,掌握了“罄竹难书”这一成语的学生,要准确翻译出后两个分句是没有大问题。

15题为诗歌鉴赏的简答题。要求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的情感。


根据试题的难度以及学生的答卷情况,阅卷组在原有的给分点基础上增加“想家之情”这一给分点。

本题平均得分1.96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为完全理解错误,将诗人的情感情绪,理解成了喜悦、满足,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向往之情,对官场生活充满了厌恶,对春官厌恨,对春官赞扬等等。一种为能理解到部分情感,能分析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复杂心情,但不能进一步认识到诗人在不得不应召时表现出的以国家为重、国事为重的情怀。

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读懂诗歌,永远是诗歌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没有这一步,一切的答题套路答题技巧都是无本之木。从本次考试15题的完成情况来看,学生欠缺的不是答题的套路,而是对诗歌重点句子的准确理解。

2、要认知诗歌的特点,将培养学生的诗感作为一种可为的追求。诗歌有诗歌的读法,诗歌有诗歌的理解方式,如果不能掌握诗歌正确的打开方式,学生永远只能是诗歌理解鉴赏的门外汉。

3、要培养学生的诗感,就务必要将诗歌阅读常态化,日有所读、日有所诵,让学生多读多领悟,慢慢提升理解能力、审美能力。教师的讲解要适度,学生的主动参与机会要给足。

16题为名句默写题,分值5分,考查方式为情境默写。本次试题涉及初中篇目2分,高中篇目3分,诗文有兼顾。在阅卷细则中,对于12句中涉及到的虚词不做要求,第2句增加一个给分答案: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生不写“君子”亦可。


本题平均得分3.12从答题情况来看,除去留空不能回答的情况外,写错字的情况比选错句子的情况严重,“豗 “砯”“壑”三字错误率最高。

教学建议:默写板块抓两个核心,理解和准确书写。关于情景理解要给学生技巧,如抓情景描述中的关键词,与名句相同的词等;关于准确书写,唯有在准确背诵的基础上反复写,写正确、写规范、写熟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ef4967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0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