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热现象调查公众对择校的态度如何

2022-04-11 03:27: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择校热现象调查公众对择校的态度如何》,欢迎阅读!
择校热,择校,公众,态度,现象

择校热现象调查公众对择校的态度如何



近年来,教育公平理念的指导下,人们关于“择校”现象给予了严格的批判,批判“择校”以“钱”或“权”获得选择教育的机会,有悖于机会平等的教育理念;批判学校收取“择校”费用,这些预算外的资金在体制外流淌,给学校腐败带来了可乘之机。因此,要求坚决杜绝“择校”行为,坚持“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配置原则,就成为越来越明确的政策诉求。 然而,仅仅期待一个美好前景是不够的。在任何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差不多上短缺的,义务教育机会的配置,不仅要有“就近入学”的整体政策,还要依照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专门性,提供大伙儿都能够同意的“优质教育入学规则”;治理目前择校现象的政策,也不仅要有最终的目标阐述,更重要的是要有过程性的目标及过程性政策。这都有赖于对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专门性和现实中“择校”现象的清晰认识。

为了给制定“实”的政策提供“真”的信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于2009年初对全5个省10个大中都市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家长,进行了 “义务教育时期家庭择校行为调查”调查这些家庭就近入学和择校的比例分别有多大?社会公众关于“择校”态度怎么说是如何样的?家长在为子女择校的过程中,择校的动机、代价、收益是什么?当满足什么条件后,家长就不再加入择校的行列?本次调查在我国东北、西北、西南、中部和东部各选一个省,样本都市包括省会都市和其中一个中等都市,省会都市分新城区和旧城区分层选择义务教育时期学校样本,12所初中和8所小学共20所学校成为样本单元。地级市不分新旧城区任选一个区分层确定学校样本,不同质量层次的6所初中和4所小学共10所学校进入样本单元。在学校样本确定后,该校一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的学生进入样本群体。本总规模12234个,有效样本12183个。

家庭就近入学和择校的比例分别有多大?社会公众关于“择校”的态度怎么说是如何样?家长择校的动机、代价、收益是什么?当满足什么条件后,家长就不再加入择校的行列? 一、“择校”现象的分布 二、择校的方式和代价 三、择校对学生的阻碍 四、家长对择校的态度 五、调查的要紧结论

六、专家的“次优”政策建议

(曾晓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偲,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07级硕士研究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f1252886b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