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题的作用

2022-12-05 13:1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鉴赏题的作用》,欢迎阅读!
古诗词,鉴赏,作用

古诗词鉴赏题的作用

古诗词鉴赏题的作用

古诗词鉴赏题是语文高考卷中的重要题型之一,它不仅命题视野广阔、取材广泛,而且创新度高、常考常新。这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彰显和多元表达,贯彻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诗歌是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最早产生的文体之一,同时又是文学中得到最充分发展的体裁。在每年的高考语文卷中,不论是国家卷还是各省市自主命题卷,总会出现一道叫做“古诗词鉴赏题”的题型。自2004年江苏高考自主命题以来已有9个年头,其中诗歌鉴赏题已成语文高考卷中的“常驻嘉宾”了。下面笔者20042012年以来江苏语文高考卷中出现的古诗词浅析一下古诗词鉴赏题的作用。

一、结合诗歌意象和意境 ,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 示例 1(2009年江苏卷)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问题: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通过景象分析古诗词是高考命题的常见形式,也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应在教学中加强诗文的朗读和诵读,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意象作为诗歌重要表现形式,诗人的情感都寄托在种种意象中。上述例题就是要求考生通过意象的'分析理解从而达到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体悟。实际上这类题型可以概括为分析意境型,其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写出了怎


样的景与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诗中某两联写了哪些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时往往用顺畅优美的语言把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绘出来,用能够准确体现景物特点的词语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如恬静优美、闲适恬淡、凄凉悲伤、雄浑壮阔等;用能够准确表现诗人情感的词语概括其思想感情,如忧愁伤感、闲适恬淡、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等。总之,古诗词主要是通过意境美的渲染最终服务于作者的情韵美。通过分析意境型诗词鉴赏题,助于学生从意境入手去感受、品读其情韵,从而能深刻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结合诗歌的基础知识, 考查学生把握诗歌的写作技巧 示例 2(2007年江苏卷)鹧鸪天・送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问题:“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这类题型可归类为分析技巧型,其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诗人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有什么样的效果?请赏析这首诗某一联的修辞手法?古代诗词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样的,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方面的技巧;有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方面的技巧;有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方面的技巧;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抒情形式方面的技巧等。课标也指出鉴赏诗歌要了解诗歌的基础知识,如体裁、表现手法、格律等知识。对这些基础知识的考查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写作技巧,而通过对这种技巧的理解更有利于体会作者的艺术构思及其思想情感。

三、结合学生语言品味能力, 考查学生的语言感悟、炼字功夫 示例3(2012年江苏卷)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fc35a1784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