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有感

2023-01-02 10:06: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再读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有感》,欢迎阅读!
孟浩然,诸子,有感

再读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有感

再读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有感

最近,由布兌领导的安排,因公乘坐直升机和快艇在北、东、南海走了一圈。途中思绪良多,三十年来弹指一挥间,想起一首诗来—

唐代诗人 孟浩然 《与诸子登山》: 人事有 谢,往 今。 胜迹,我 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3] 深。 羊公碑[4] 在,读 沾襟。

诗人当年求仕不遇,心情苦闷。登上山,想到羊当年的心境,想起他说过的“登此山者多矣,皆烟灭无闻”的话,与自己的处境正相吻合。于是就“泪沾襟”了。

纵观历史,古今往来,人事和朝代的更替变换、百姓家业的兴旺和衰败、人的生老病死和悲欢离合、市场的欣荣华和没落倒退,再也平常不过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世界就是这样螺旋形发展的,因缘而生,规律代谢,径流不息。正如唐朝诗人刘锡说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代谢的规律是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的。老的东西、过去的东西,凡是还有其强大的生命力的,说明这些“东西”仍旧有其先进的一面,所以说,“过去的都是落后的”这句话是错误的。自然科学是这样,传统文化也是同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因为有大自然的树林山涧冷落萧肃,所以有巴东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但是,世界并不是寂寞的,不要沉于流泪和感慨,世人还在探索和争斗,世界之谜还远远没有被解开,更简易并更深奥的原理就在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之中。

现代的科技发展需要的'是各门类学科的综合运用,边缘科学和跨学科研究还在发展。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科学求实的态度、触类旁通的研究方法、不求功利的境界,那么,世界上任何所谓的秘密都


不是秘密。

[1](xian)山:一名首山,在今湖北阳县南。 [2]鱼梁:沙洲名,在阳鹿门山的水中。

[3]梦泽:云梦泽,古泽名,故址在今湖北安陆一带。

[4]碑:又名“堕泪碑”,位于湖北阳山上,是当地百姓怀念西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羊[hù] 建立的。引申义:借喻死者德高望重。

[5] 刘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 出自《论语》——孔子站在河边说:“时间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日日夜夜永不停息”

[7] 出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0499e0574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