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

2022-12-24 20:02: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科举制度》,欢迎阅读!
科举,制度

试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作者】2009221103100041 09级国交(双学位) 贾璇琪 【摘要】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和文化制度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仅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近代和现代中国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了解和分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对于我们今天选拔人才和教育制度有着启迪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科举制 历史环境 积极意义 局限性 【正文】

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社会各阶层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选取人才的一种制度。它正式形成于隋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结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5年),历经一千三百余年。它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和文化制度,在培养和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它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它必然被历史所淘汰。

一、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 (一)相对公平性

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隋朝。隋炀帝于开皇十八年的诏令中设“志行修谨”与“清平干济”两科,开创了科举制度的先河。在隋之前,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经历了汉朝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这两种制度虽然也发挥了各自的积极作用,但由于他们都采取推荐的形式,到了王朝末期,都造成了士族门阀把持仕途的局面,从而加剧了政治腐败和国家分裂。而科举制度采用分科匿名考试的形式,然后按照考试结果择优录取。这样一方面选拔官吏有了相对客观的标准,是一大批有真才实学和理想抱负的知识分子有机会进入官场,为政府注入了新鲜健康的血液,使封建政府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它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朝政的格局,使大量的庶族进入了统治集团,这些对社会底层状况有较多了解和感触的人从政后往往能成为缓和社会矛盾的进步力量。

科举制建立之后经过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自隋创立科举制以来,各朝都在考试时间和内容上有了明确的规定,使得考试规范化。于此同时,各朝代统治者也对它不断地进行改革,以确保科举制度的客观和公平。唐武则天开创了糊名考试的方法,要求在考试时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地;宋朝取缔“公鉴”,实行弥封、誊录、糊名等方法,以防止权贵操纵考试;明朝的八股取试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为了采取统一的形式,从而使考试更加公平。总而言之,各朝统治者都在试图增加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这对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利于传统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文化意义

在相对公平的选拔体系中,考生必须有真才实学才有可能脱颖而出。这样就在社会各阶层营造了刻苦读书、尊师重教的局面。一直到现在,不论是富家望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人们也一直把“金榜题名”看做是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宋曾宗就亲自撰文鼓励寒窗苦读“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同时也使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有机会接受知识。这无疑大大增加了社会上的文化氛围。

科举制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官吏的素质。《新唐书·选举制》记载了吏部选官的标准:


1

“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证;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这表明唐朝政府对官吏在仪表形象、分析事理、口头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具体而严格的要求,需要官吏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较之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无疑具有巨大的进步。更值得一提的是,自唐朝以来历朝的科举考试都设有时务策和殿试,这种考试内容和形式,有利于读书人走出故纸堆,将书本上的知识同国家现状结合起来,充分展示其综合素质和能力。

另一方面,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例如,唐玄宗将诗赋定为必考内容。诗赋的考试要求考生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这无疑大大促进了诗歌的发展。而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也大大促进了儒学的繁荣发展。南京大学历史系所编《中国历代名人辞典》中记载的2480余人中除帝王、宗室、将领、农民起义领袖及宗教人士外有1480余人为朝廷官吏、文化名人,如我们所熟知的大文豪苏轼,其中进士及第者多达800余人。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有才之士,通过科举考试而得以施展才华。

二、科举制度的局限性 (一)内容的局限与僵化

纵观科举制度,其最大的弊端莫过于考试内容的拘泥于僵化。虽然科举制度使得考试有了规范的标准,但它的考试内容过于狭隘。特别是宋代之后,将考试内容确定在《四书》《五经》、策论和诗赋。这使得热衷功名的考生除此之外就再也不涉猎其他的内容。而王安石变法之后,以他自己编写的《三经新意》取士,使得当时很多读书人以此为捷径,完全不再理会其他的文化知识。明清的八股取试更是形式死板,内容僵化,玩弄圣贤立言的文字游戏。这些都导致了当时的读书人不仅知识结构单一,而且思想禁锢、目光短浅。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人再也不能称之为栋梁之才,为朝廷所用。

科举制度的僵化与狭隘还带来了其他的问题。科举制经过唐朝的发展,到了宋朝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大大增加。而宋朝简单的考试内容和形式无法区分出考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只有广泛取士。这种浮士滥取造成官僚机构不断膨胀,吏治腐败的严重后果,同时也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此外,我们可以发现明清时代杰出的人才如《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地理鼻祖徐霞客、曹雪芹、吴承恩等均不在进士之列。只注重儒家经典的科举制度把文学和自然科学完全排除在外。这样把读书人的动机只集中在了及第入仕上面,扭曲了大多数人的读书动机;同时也造成了中国近代科技的落后,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虽然光绪十三年把算学设立为考试科目,光绪二十五年又设经济专科,企图将西方自然科学引入到东方古老的取材制度之中,但还是无法挽救即将被历史淘汰的科举制度。

(二)不公平性

科举制度虽然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平台,但是在贫富差距巨大情况下,家境贫寒的读书人只有自学成才,也没有足够的钱财进京赶考;而富家子弟则可以进入学堂,接受更为正式和系统的教育。而到了每个朝代的末期,科举考试中的舞弊现象更是严重。这样一来仕途又掌握在了官宦大族的手中。而在科举制度还没有完善的唐初依然还采用“公荐”的形式,许多有才之士如李白、杜甫等均因为“公荐”而被科举制度拒之门外。

三、结束语

科举制度一直以来都是评价差异最大的一种制度。现代不少西方人仍然认为科举制

2

度是“人类所发展出的选择公仆的方法中最奇特、最令人赞赏的方法”而批判者则认为科举制度是“人类所发明的最恶劣的知识枷锁”。科举制在中国存在1300多年,历经



12

《新唐书·选举志》[M].百纳版二十四史版

《世界文明史》威尔·杜兰.第一卷(4.台湾幼狮文化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061a31052d380eb62946d0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