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的童年》读后感

2022-04-12 22:2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不平等的童年》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平等,童年



《不平等的童年》读后感





导读:本文 《不平等的童年》读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

欢迎点评和分享。

走过那么多路,看过那么多书,一定有很多感慨和见解。为您提供:《不平等的童年》读后感作为参考,希望这篇读后感能帮助您找到更好的灵感。



《不平等的童年》读后感 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文中提到《不

平等的童年》这本书,看着题目就有吸引力,于是上淘宝买了它。拿 到后急切地翻阅,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在眼前浮现⋯⋯看着这些真实的 案例,我会情不自禁地把身边熟悉的家庭与书中的家庭一一对应, 现这些故事不是个案,而是全世界都相似⋯⋯

《不平等的童年》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安妮特·拉鲁。它是一

社会学的作品。她和她的助手调研了美国的一个地区的 12 个家庭,深入到这 12 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进行观察,并一一记录下来。她的





研究揭示了美国的中产阶级家庭、 工人阶级家庭与贫困家庭教养儿童的两种不同方式:前者为协作培养,后两者为成就自然成长。她的研究认为这两种不同的教养方式源自于家庭的社会地位, 并会影响到孩子及其生活的世界的联系,及孩子对自己的看法。



中产阶级家庭教养儿童采用协作培养。 他们利用孩子的课余时间让孩子参加各种有组织的活动,例如篮球队、舞蹈、棒球队等,全家的生活和闲暇时间会根据孩子的活动安排来调整。 这些孩子几乎没有




自由活动时间。同时,这些家庭重视孩子的语言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



工人阶级家庭与贫困家庭教养儿童采用成就自然成长。 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放养。这些孩子有很多闲暇时间,看电视、玩游戏,同伴多为邻居和亲戚。 他们很少或不参加有组织的活动。 个别孩子有参加活动,也是父母觉得参加活动,会降低孩子学坏的几率。父母和孩子不讨论活动,对孩子使用指令性语言。



协作培养下的孩子学会了发扬和珍视自己的个性, 看起来更加自信。但是这些孩子个个看上去都疲惫不堪, 家庭生活大多时候都十分狂乱 (孩子多,活动多,经常会有时间冲突 )。这种儿童教养方法既带来强大的优势,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成就自然成长下的孩子学会了自娱自乐。他们发明了各种游戏,也从来不抱怨没意思, 身上似乎有无限的精力。 他们渴望参加有组织的活动。他们与亲人的关系更加密切。但是,这些孩子走入陌生环境和人群会显得局促和不自在。



这两种教养方式各有长短。



这两种教养方式真切地存在我们的身边。 城里的家庭采用协作培养,一般孩子课余要参加四五种有组织的活动 ;乡下家庭采用成就自然成长,一般孩子几乎没有参加有组织的活动。我来自农村,读师范时,发现自己一无所长,什么活动都参加不了,很羡慕有特长的同学。有些来自城里的同学他们几乎都有一技之长,如唱歌、跳舞、讲故事等,他们锻炼自己的机会就多,胆子也更大,也就更自信。




我觉得现在有些家庭有些极端, 让孩子学得太多, 孩子没有自己



时间,显得疲惫, 也不知道哪种活动才是自己感兴趣的。也有很多家



长没有培养孩子一技之长, 让太多的时间浪费在电视、 游戏中也非常



可惜,能培养孩子技能的时间是有限的,应该让孩子有个一技之长,



否则会经历我的痛苦。一句话,课外活动不要太多,也不要没有,适



度为宜。



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完美的教养方式, 我们作为家长应该要积极摸



索适合自己家庭、适合孩子个性的教养方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0763df0ad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