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气的传统习俗

2022-12-29 09:3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立冬节气的传统习俗》,欢迎阅读!
立冬,节气,习俗,传统

Word文档

立冬节气的传统习俗

从立冬开始,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以增加肌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立冬时节的养分应以增加热能为主。下面是

3、冬泳

如今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冬泳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是冬季人们宠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我收集推举的立冬节气的传统风俗,欢迎阅读参考。 立冬风俗 1、吃饺子

立冬为何要吃饺子?

责任;一方面祭祀苍天,感谢上天恩赐的丰年,并祈求上天赐给来岁风调雨顺;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

而祭祀仪式后的酒食也可让辛苦一年的农人,好好犒赏一下自己。

的说法。农历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则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说到立冬吃饺子,相传东汉名医张仲景告老还乡时,在路上见许多百姓由于天冷耳朵都冻坏了,于是在黄河边支了口大锅,把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放进

还可以起到滋补的成效。

去熬,然后捞出来切碎,包在像耳朵一样的面皮里再下锅煮,那个样子和耳朵一样,包着这些馅料的就是饺子。

所以立冬吃饺子老人们也称安耳朵更有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的说法。 2、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

补嘴空说的就是立冬时的饮食

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

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在福建潮汕,

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始终在简化。

1 / 2



4、祭祖祭天

旧时,立冬这天,人们还要举行祭祖祭天的活动。即便再忙的农人也要在家休息一天,杀鸡宰羊,预备时令佳品,一方面祭祀祖先,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

5、吃甘蔗

甘蔗能成为补冬的食物之一,是因为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这个时候食蔗既可以爱惜牙齿,

立冬风俗

在立冬时许多地区都有在立冬进补的说法,苏州的立冬风俗还有吃团子的风俗,其他地区还有进补羊肉炉、姜母鸭、麻油鸡等。

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谚语立冬补冬,

这一天,全国各地立冬风俗不同。北方的人们要吃饺子,辽宁本溪的汉八旗、满八旗有持续多天的祭祖活动。在宝岛台湾,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


Word文档

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饭。浙江绍兴的酒商要在这一天酿黄酒,俗称冬酿 当然,立冬风俗种类最多的莫过于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江苏。在旧时苏州,一些大户人家用红参、桂圆、核桃肉,在立冬时烧汤喝,有补气活血助阳的成效。无锡的风俗是吃团子,团子用新粮食做成,有豆沙馅、萝卜馅、猪油馅,听说尤其是用酱油做成的馅味道特别好。 羊肉炉

羊肉炉中,熟地、当归、红枣有补血成效,枹杞子有滋阴作用,党参、黄耆有补气的效果,桂枝能温通经脉,陈皮健脾理气。羊肉温性,有助元阳、补精血的成效。综合起来,羊肉炉可以滋补身体的气血,使全身的血脉畅通。 姜母鸭

姜母鸭是自1980年月后才流行于台湾冬天进补小吃。店家提供煮熟鸭肉(湾特产红面番鸭)、老姜(台语姜母)、米酒、胡蔴油、中药药材包,共同熬煮于顾客桌上瓦斯炉或炭火,食后通体暖畅,颇受欢迎。 麻油鸡

麻油鸡是地方风味菜肴,是以鸡腿为主料,加入芝麻油烹制而成,成菜色泽红润、鸡肉酥软,令人食欲大增。依据地方风味分两种:川式麻油鸡(四川风味);台式麻油鸡(台湾风味).

立冬节气的传统风俗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0b0cc9f6b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