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与途径

2023-05-26 02:28: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医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与途径》,欢迎阅读!
途径,意义,生命,学生,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医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与途径

作者:屠雯静

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36

摘要 医学生作为未来医务工作者,他们对生命的态度以及对生命价值意义的理解十分重要。在医学生群体中开展生命教育意义深远。学校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打造立体化的生命教育体系、开设生命教育第二课堂等多种途径对医学生开展理解生命、尊重生命和提升生命质量的系统教育

关键词 医学 生命教育 意义 途径 1 生命教育的内涵

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专家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看法。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指出:教育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郑晓江教授认为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让人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好人生中生命与生活的关系,深刻地意识到自我生命内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而正确地体会生命的宝贵,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追求人生的更大的价值与意义,最终提升生命的整体质量。

借鉴各种对生命教育的探讨和阐述,我们可以将生命教育理解为:生命教育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一种全人教育。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不仅关注自然生命,更关注自身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是完善人格的至高教育

生命教育的开展最初源自20世纪60 年代美国,随后在澳洲、台湾等地不断得到发展。在我国现阶段生命教育的研究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直到2000年以后,随着在校学生自杀及伤人事件不断出现,才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开始有了生命意识和生命教育的探讨。但是研究和实践更多聚焦未成年人,在医学生群体中开展生命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

2 医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

首先从对生命的理解来看,人的生命是神圣而宝贵的。追求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只有对生命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会珍惜生命。作为今后救死扶伤的医学生,也只有真实地感知自己生命的存在及存在的意义,才会激发他们更好地学习,今后更主动地救助生命。

其次从对医学本身的理解来看,医学关系全人类的健康,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心系人类健康,承担一定的社会道德责任。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如果缺失对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生命的关爱,那就丧失了医学本身的价值意义。因此在医学教育中,更应将生命意识纳入医学体系中,帮助医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培养其珍爱生命和敬畏生命的生命意识。

再次从医学教育培养目标来看,我们培养的医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一定的临床技能,更应积累丰厚的人文知识,对生命个体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质量都有着深刻的思考,有良好的医德和愿意为提高医学事业不断努力的境界。生命教育就为此奠定坚实的基础,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环节。

最后从推进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来看,生命教育本身就是人文教育中很重要的内容。在医学生专业知识教育中融合生命教育,可以扭转以往只看病不见人的机械化教学,帮助医学更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3 学校开展医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1)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是实施生命教育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途径。学校要高度重视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将生命教育纳入医学生必修课程,引起师生重视。教学部门编排生命教育课时,配备专门的教师,编写专门的生命教育教材及生命教育教师手册,让生命教育的内容更系统更完整。例如生命教育课程内容可以包括生命历程、生活急救常识和操作、突发灾难危机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医学发展历史和社会学、法律、心理方面的内容。

2)打造立体化的生命教育体系。生命教育应该是系统而全面的,生命教育应该贯穿整教育过程的始终。生命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学校课程传授方面,还应该贯彻到医学教育的各个阶段。例如临床五年制的医学本科生不止在本校学习基础知识中有生命教育内容的渗透,在后期临床医院见习实习期间都有生命教育的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这需要学校和临床医院的全面配合。

3)开设生命教育第二课堂。医学生生命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打造好生命教育二课堂,在医学实践中去贯彻生命教育精神。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提高学生认识生命价值,体验生命意义。例如可以开设一系列生命教育专题讲座,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关注生命。还可以通过组织医学生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关注身边弱势群体,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从而增强生命的责任感。

4)加强教师生命意识素养建设。教师是生命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主体。学校应该把教师培养纳入生命课程体系中,通过系列化的整合和培训,提升教师生命意识素养建设。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科学健康的生命教育意识和生命教育辅导教学技能,全方位地进行教学渗透,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实施人性化教学,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典范,在师生双方共同的互动中获得生命质量的提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创设充满人文关怀和生命气息的文化氛围。学校要利用一切教育资源,积极主动创设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营造学生尊重真、善、美的环境氛围,促进医学生在更好的文化氛围中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党团班级组织的作用,发挥各种学生组织的作用,开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教育精神、制度理念、校园软硬环境营造建设等方面不断强化生命教育的氛围。例如学校利用创设生命意义展室,组织医学生每逢入学和毕业,都到生命意义展室来上第一课和最后一课。

6)把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有效结合。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最好的诠释。美国最早倡导的生命教育就是死亡教育。对死亡有着科学深刻的理解才能知道如何更好地活。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现象的本源,了解死亡的原因、机制,理性地把握生命全过程,形成正确的死亡观,也是他们职业特殊性的内在要求。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医学生撰写个人墓志铭或者思考假如生命还有三天或者情景模拟体验等活动,让医学生明白生命的有限性和不可逆性,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科学全面理性地看待健康、疾病和死亡,今后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利益服务。 生命教育不仅是生存技能,更是一种生存智慧,一种生存境界。当代医学生不仅仅要学医学知识和技能,更应树立科学的生命观,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类健康事业而努力。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医学生生命教育,利用一切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教育目标,为现代医学发展进步奠定基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0f607d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