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唐代文人风貌,品唐代文学之美

2022-07-30 05:13: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观唐代文人风貌,品唐代文学之美》,欢迎阅读!
唐代,之美,风貌,文人,文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观唐代文人风貌,品唐代文学之美

作者:姜汶彤

来源:《参花·下半月》2016年第08

摘要:唐代文人的风貌有着相当独特的时代特质,在整个唐代的历史之中,文人们都积极用世,兼济天下,无论是寒窗苦读、辛酸求仕,还是纵情山水、贬谪他乡,他们都在积极地与命运抗争。本文中就唐代文人的风貌、唐代文学之美进行解读。 关键词:唐代 文人风貌 文学之美

文学终究不能被平面化,它是立体的,它是发展的,它更是作者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的见证。所以唐诗也不仅仅是文辞用心的创作,更像是一个个唐代文人的感情独白。或喜不自胜,或愁苦怅惘,每一种都能触动心弦。细细读来,心中是感动,是同情,是敬佩,更是理解。千百年后的心灵碰撞,其中滋味妙不可言。从唐代文士的人生历程中,我们也能够体会到其创作诗歌时的心境,从而更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唐代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一、寒窗苦读,心怀报国之志

对于唐代文士们而言,读书习业是来到这个世上以后首先面对的挑战。不仅因为年少时就要学习大量的书目,更是因为读书习业这条路所通往的方向。我们知道,在科举制度的背景下,寒门学子们摆脱贫困、光宗耀祖的唯一途径就是科举入仕,而要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优秀的学业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唐代文士对于读书学习有着一股令人敬佩的执著。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读书是功利的,但我想,即使说它功利化也是无可厚非的。那些文士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士、农、工、商等级分明的社会,那是一个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清贫的生活之中,或许那一点烛光就是对未来全部的期望。因为不甘心就这样度过一生,才会头悬梁锥刺股,才会废寝忘食、聚萤袭明吧。

所以,让人动容的不仅是文士们勤奋刻苦的学风,更是那种淳朴的一腔热血。他们饱受寒窗之苦,却不仅是为了个人仕途,更是为了匡扶社稷,为了百姓民生。这该是怎样一种单纯的信仰,是怎样一种旷达的胸怀,又是怎样一种不屈的傲骨,使他们明知路漫漫其修远兮,也依旧要上下而求索

二、辛酸求仕,几家欢喜几家愁

一条求仕路上包含血泪心酸,对于唐代文士来说更是意义重大。科举求仕是当时大多数文士无可选择的路,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必须走下去,哪怕要受人奚落,丧失立场。 吴在庆先生的《唐代文士的生活心态与文学》一书中写道:对于大多数士子们而言,要在科场上获胜,除了修好举业外,也要仰仗于考场外的功夫。士子们需要打通社会关节,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132ed5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