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教学反思

2023-03-18 15:32: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苦与最乐》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反思,教学,乐》

《最苦与最乐》教学反思





《最苦与最乐》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本文是一篇论证严密的议论文,作者从责任之尽与未尽,谈人生的最苦与最乐,鼓励人们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因此,本课教学主要在掌握有关议论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出中心论点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 以学生熟悉的话题去解释枯燥抽象的文体知识。

这是一篇议论文,因为七年级学生刚接触议论文,所以在介绍完作者,学习完字词之后,讲解议论文的相关知识。这是纯概念性的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我用当前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相关情节来解释论点论据和论证,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样,不仅解释了议论文,而且让学生牢牢地记住了相关概念,同时,消除了学生学习议论文的畏难情绪。

二、 将问题简单化、细化。

1.理清文章结构时,从标题《最苦与最乐》入手,学生很清晰地就概括出三个问题,人生什么事最苦?什么事最快乐?最苦与最乐之间有什么关系?并以此画出文章结构。




2.在解决第一个分论点时,将问题设置成填空题,不仅细化了问题,而且将问题简单化,学生很快给出答案。

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得以充分体现。

整个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字词的学习换了种方式,采用了给出词义填词的方式。设置的五个问题都是由学生讨论交流完成的。整个课堂是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真诚对话过程。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增长知识,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培养了能力。

但是通过教学也发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仍有待提高:

一、课文朗读不够。无论学习哪篇文章,课文朗读都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不是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吗?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

二、最后一个问题“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设置较难,尽管在学生讨论期间有所提示、指导,但学生仍理解不透彻,我的讲解也不够到位。

三、在谈到学生的责任时,由于时间关系,草草收尾,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做得还不尽人意。

这次教学活动确实使我受益匪浅。今后,我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加深对文本的研读,充分了解学生实际,准确定位教学重难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1ecc73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