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晚餐赏析论文:寓知、趣于美术欣赏之中

2023-02-20 21:29: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后的晚餐赏析论文:寓知、趣于美术欣赏之中》,欢迎阅读!
最后的晚餐,赏析,之中,美术,欣赏



最后的晚餐赏析论文:



寓知、趣于美术欣赏之中

高中美术欣赏课是让学生学会欣赏各类优秀美术作品,了解各种美术形式特点、美术的语言和美术家为什么那样表现等等,以期培养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利于着眼未来发展的能力。

教师应当强调在学生独立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指导,不是采取过分依赖教师的那种注入式、一言堂的教授。这种指导,应当主张让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去追求更多的知识和获得更多的能力,以便将来能够从事创造性的劳动,为社会做出独立的、积极的贡献。因此教师对指导的重视程度往往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愿意欣赏艺术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教师在讲授教材中的欣赏理论知识和对古今中外美术名作实例作具体赏析时,应在课上适当安排时间,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思考题(如,什么是美?美术有哪些社会功能?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的主要艺术成就?)并结合通读课文和范例,在边读边思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考和引导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并进行必要的归纳。这种归纳应该在注重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又要从中归纳出欣赏的方法和要求。讲理论、讲知识要避免空洞玄虚;讲经验、讲过程则要注意总结规律,并上升为理论。例如《西方现代绘画与雕刻》一讲,教师在指导学生展开“你怎样理解西方现代绘画?”问题的讨论后,就应给予学生一个明确的观点:即20世纪以来,由于比较多的西方美术家为了尝试开辟一条美术创作的新路子,而试图确立一种与传统美术观念相对立的创新。为此先后产生了层出不穷的美术流派,艺术家们不以谁画的与客观世界逼真相似为能事,而是以描绘的对象为媒介,表现自己的情感、意趣、思想、意念等主观世界,将对象按照主观意图予以变形和抽象处理。并逐步形成了一种思潮。马蒂斯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蓝衣妇女》画中的线条和色彩十分单纯,而且具有比较明显的主观成分,对艺术形式——线条、色彩、构图的追求,远远胜过对人物神态的刻画,在作者看来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次要的,重要的则艺术形式的美。这就是西方现代派美术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显然,这样的艺术观点是与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不相符的,但这一作品在运用色彩方面的某些经验则是可供我们借鉴的。因此,教师的指导是重要的,可以说是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入门之道。

学生鉴赏力的提高,除了要观赏最好的美术作品外,还要了解一点美术史、知道一点美术原理。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时,先让学生了解十五、六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欧洲发生了一场以意大利为发源地和中心的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发动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使欧洲的科学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美术家们的思想逐渐从长期的宗教禁锢中解放出来,勇于探索、进取,并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美术中吸取了注重现实生活和重视描写人等的营养,以及借助于科学技术发明了透视法和油画等,促使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取得了突飞猛进发展。了解了这些历史的知识,再以一件具体的作品为例进行一些必要的赏析,如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像》(大理石)之所以使人觉得它完全不是冰冷的大理石。而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躯,除了米开朗基罗在创作这件作品中倾注了浓烈的感情外,在于他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如他对尸体做了大量的解剖,并画了大量的解剖图,在复杂的衣纹处理和对肌肉的刻画上取得巨大成功。这样才能像马克思期望的“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美术史、美术理论与优秀美术作品的介绍熔于一炉,使学生大大拓展美术的视野,增长对艺术的见识,从而利于学生在综合对照中玩味,在借鉴比较中体察,全面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美术,本来就是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的一种艺术因此艺术教育还应是一种娱乐的教育






康德把艺术看作游戏,就是因为美术家的劳动不是强制的,而是自由的。所以,所谓美术欣赏,都该“寓教于乐”,使人乐于接受。如在指导学生欣赏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作品时,讲些学生早已听说过的,如达·芬奇“画蛋”等一些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后,再深入赏析《最后的晚餐》,使学生认识这幅名画是达·芬奇采用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美术中经常表现的题材,又突破这一传统题材程式化的表现手法,紧紧抓住基督告诉弟子有人要出卖他的这一充满戏剧性情节的瞬间,着重刻画十二个弟子的内心世界,表达画家对善与恶、美与丑、祟高与卑鄙的鲜明爱憎。画中对人物的微妙的心理描写,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全图的构图完美,弟子三人一组有联系有区别,在画面空间与背景的处理上,透视法应用得非常熟练,效果也就比较好。

高中美术欣赏系普通及高雅的艺术欣赏。教师应以通俗有趣的故事,展现美术的发展历程,阐明各类美术作品的特征,评述美术作品的奥妙,将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结合在一起,尽可能使学生在饶有兴趣鉴赏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09c2c582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