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扑蝶》的赏析

2022-07-31 09:0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采茶扑蝶》的赏析》,欢迎阅读!
采茶,赏析

《采茶扑蝶》的赏析

劳动创造了人类,同时也孕育了灿烂的文化,人们在劳动中成长,在劳动中发展。《采茶灯》正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一首优美的福建民间歌舞。《采茶灯》起源于龙岩市新罗区苏坂乡美山村。二百多年来,《采茶灯》代代相传,直到今天《采茶灯》依然响遍龙岩地区城镇乡村。2005年,《采茶灯》被列为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龙岩市民间艺人温七2005年时已经87岁高龄,他是当时依然活跃在舞台上的年龄最大的《采茶灯》表演艺术家。《采茶灯》整个歌舞以采茶姑娘追扑茶树间蝴蝶的一段舞蹈最为精彩。它把茶农们劳动的欢乐和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扑蝶》这段音乐成为《采茶灯》的高潮部分。1952年,福州南门兜搭起了六戏个台,龙岩地区以《采茶灯》参加会演。当时其他台都唱完了,只有《采茶灯》连演三次观众都不走,后来由解放军护送采茶姑娘才离开现场。随后,福建省文化局请温七九指导当时的专业团体晋江文工团排演《采茶灯》,并改名为《采茶扑蝶》参加华东地区六省市文艺会演荣获大奖,接着到首都北京表演被中央歌舞团选中。1953《采茶扑蝶》代表中国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并荣获银奖。在人民的土壤中历练已久的《采茶灯》,终于化蛹成蝶,它舞动着山野清风,飞出茶园,飞向广阔的世界大舞台。在劳动的汗水中萌芽,又在平凡百姓的精神世界里枝繁叶茂。从原生态的《采茶灯》,到改编后美轮美奂的《采茶扑蝶》,这一切的背后,是民间和专业文艺工作者对民族文化遗产的虔诚守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556cd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0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