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杨万里《好事近月未到诚斋》阅读答案及赏析

2022-10-08 02:13: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文阅读】杨万里《好事近月未到诚斋》阅读答案及赏析》,欢迎阅读!
近月,古诗文,万里,阅读,赏析

【古诗文阅读】杨万里《好事近?月未到诚斋》阅读答案及赏析

好事近 杨万里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注】“万花川谷”是杨万里书斋“诚斋”前花园的名字。 1.本词主要使用了那些手法来表现月色?试简要分析。(5分) 2.本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1、①侧面描写(衬托),上片写月光下的花园及书斋窗前掩映的竹林,虽然未曾正面落笔,但银辉笼罩下光影婆娑的花木和修竹更加突出了月光的宁谧娟好。②比喻,用

“玉”比喻 “月色”,突出月光的温润莹洁。③虚写(想象),词人沉醉于眼前的月色,油然而生对十五、十六的月亮的神往:不过是十三,月色已是如此;到了十五、十六,那月色又该是何等的美好啊。 ④白描,语言朴素洗练,近于口语,除了“月色已如玉”一句,其余无一处对月的细致描写和繁复描写,却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5分) 2、本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饱读诗书、志趣高洁、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词人形象。月光朗照下的花园、修竹和书斋既是词人生活情趣的表现,也是他精神世界的窗口。在词中,花的芬芳,竹的正直,书斋所象征的博学,以及用来比喻月色的美玉的坚和洁都透露出词人高贵而雅洁的审美趣味,词人借徜徉陶醉在月光下的自我形象,抒发了自己对清雅生活的热爱。 6分)

1(2分)“诚斋”是杨万里的,在词中还指。 2(3)对作品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未到”、“先到”将月拟人,表现对月光不照诚斋的不满,为下文设置了悬念。 B.“不是”两句解开悬念,一个“隔”字引出葱郁的青竹,揭示月光不照的原因。 C.“月色已如玉”是通感的手法,写,出月色的柔和与精美,是对眼前之景的赞叹。 D.作者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与生动记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3.(3)有人认为画线两句是这首词的高潮,你认为呢?请说说理由。 参考答案

1.号书斋(书房)(2)

2A(没有不满,全词都充满喜悦之情)(3)

3..今天才七月十三日,月色已经如此美好,而这还不是最奇艳的景象,十五、十六将有更美好的月色(1),使刚才已满足的心情,又产生新的期待,表现了作者对光明、洁净、美满未来的懂憬与追求。(2) 简析

《好事近·月未到诚斋》是宋朝诗人杨万里所作,此词充分的展现出作者的文采,以借景抒情的手法充分了展现了作者居住旁边的景色和自己的喜爱之情。

这是一首描写月色的词,一般直接写月亮的都是直接写月亮的景色,而作者却用诸多写法来衬托月亮,表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敏锐的洞察力,作者借月写人。写他的园、他的竹、他的斋,这些都表现了作者生活情趣的表现,也是他精神世界的窗口,花的芬芳,竹的正直,还有书斋所象征的博学,以及用来作比喻的玉的坚和洁都透露出一种高贵而雅洁的审美趣味,而清寒如玉的月光也就寓蕴了更丰富的人格象征意义。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94c58803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d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