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个体会,古诗文与现代文中不同的含义的例子

2022-11-04 19:1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举一个体会,古诗文与现代文中不同的含义的例子》,欢迎阅读!
古诗文,文中,含义,例子,体会

举一个体会,古诗文与现代文中不同的含义的例子

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指黄河,而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中的“好”,原来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这些都属于词义的扩大。

(1)、原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例如:“雏”。《说文》:“鸡子也。”本义指小鸡。现在指幼小的动物或幼儿,以及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形状。如“雏鸟”、“雏形”等等。

(2)、由感觉性质相通,从原意扩大到其它感情相似的意义。例如:“甘”。《说文》:“美也。”“物之甘美者也,甜也。”现在常用的意义除了指味美,味道甜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甘心情愿”。

(3)、由专名扩大为通名。例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之名,后来扩大到河流的通名。

(4)、由原只表示某事物一部分的词,扩大到表示这一事物的整体。例如:“秋”。《说文》:“禾谷熟也。”本指一年四季中的“秋季”后由一个季节扩大为一年的意思。“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e578306f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