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必躬亲文言文翻译

2023-01-08 14:04: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治水必躬亲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躬亲,治水,文言文,翻译

治水必躬亲文言文翻译

治水必躬亲文言文翻译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参考译文: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池塘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索一文钱财。必须像这样,才能做成事情。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扩展阅读: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文中所讲述的道理。

2.理解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积累文言词汇。 3.学习文中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的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了解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三、教学设想:


本文是文言文,当以诵读为主,加强学生的文言语感,养成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因此在课堂上应重视文章的诵读和习惯的养成,重视文言词汇的积累。其次,文章短小精悍,脉络清晰,正反对比论证方法运用鲜明,因此,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了解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学生容易接受。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地制宜,终将水患制服,被后世传为佳话。 清官海瑞,他体恤民情,严惩贪官污吏,与包公齐名,被称为“海青天”。可我们同学知道吗?他在治水上也颇有成就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海瑞治水的文章《治水必躬亲》(板书),看看他是如何治理水患的。

()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自主学习与合作) 自由读,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读,扫除文字障碍。

同桌之间互读互听,指出并纠正错误。 指名朗读并及时评价 集体朗读。

理解课文 (培养学生养成“三看一查”的习惯)

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认真阅读课文(看课文,看注释) 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有疑问的字词查找工具书(查工具书) 看课后的探究与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合作交流 小组交流:将自学得到的成果在小组内加以展示。(小组互译、互评、互议,最大程度上理解课文。)

全班交流:组织学生翻译课文,学生评议,教师作适当的补充与归纳。 师生相互质疑,加深理解。

()研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正反对比论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ee8b6030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