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简介

2022-04-16 03:21: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简介》,欢迎阅读!
课程简介,建模,仿真,系统

系统建模与仿真



开课对象:工业工程 学分:2学分;



开课学期:6 总学时:48学时;

理论课学时:40学时;

实验学时:0 学时; 上机学时:8学时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教材:系统建模与发展,齐欢,王小平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 参考书:

1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顾启泰,清华大学出版社 2 现代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刘兴堂,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3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王维平,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4 系统仿真导论,肖田元,清华大学出版社 5 建模与仿真,王卫红,科学出版社

6 仿真建模与分析(Simulaton Modeling and Analysis)(3rd eds.)Averill M. Law, W.David

Kelton,清华大学出版社/McGraw-Hill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建模与仿真是当代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内容,其技术已渗透到各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本课程以一般系统理论为基础,让学生掌握适用于任何领域的建模与仿真的一般理论框架和基本方法。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 1 掌握建模基本理论; 2 掌握仿真的基本方法; 3 掌握一种仿真语言及仿真软件;

4 能够运用建模与仿真方法分析、解决工业工程领域的各种常见问题。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 了解建模与仿真的作用和发展,理解组成要素。 2 掌握建模的几种基本方法,及模型简化的技术手段。

3 掌握建模的一般系统理论,认识随机数的产生的原因及统计控制方式。 4 能对离散事件进行仿真,并能分析运行结果。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3学时)

1 系统、模型、仿真的基本概念


2 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发展历史 3 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发展趋势 4 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应用

5 关于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几点补充 第二章 常用系统建模方法(6学时)

1 常用系统建模方法 2 系统建模的概述 3 建模的逻辑思维方法 4 图解建模法 5 层次分析法

第三章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方法(6学时)

1 离散事件系统模型 2 Petri网建模

3 活动循环图法和实体流图法 4 排队系统 5 库存模型

第四章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6学时)

1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基本策略 2 仿真钟的推进方式 3 消息驱动的仿真机制 4 混合系统仿真策略 5 蒙特卡罗仿真方法 第五章 随机模型的确定(3学时)

1 随机模型概述

2 已知分布类型估计分布参数 3 假定分布类型 4 经验分布

第六章 随机变量的实现(3学时)

1 随机变量实现的概述 2 随机数发生器设计 3 随机数发生器测试 4 随机变量实现的原理 5 常用分布类型随机变量的实现

第七章 建模与仿真的校核、验证与确认综述(3学时)

1 建模与仿真VV&A概述 2 校核与验证的技术与方法分类 3 随机模型拟合优良度常用检验方法 4 仿真系统输出统计分析 第八章 仿真软件介绍(4学时)

1 QUEST


2 ARENA 3 PROCESSMODEL 4 WITNESS 5 FLEXSIM 6 GPSS

第九章 建模与仿真实例(6学时)



四、课内实验安排 序号 1

实验项目 Quest仿真软件学习

学时 8

类型 上机

每组人数

1

基本教学要求 熟练运用



五、习题及课外教学要求

1 学生增加课外上机时间 2 系统仿真设计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成绩采用出勤、作业、课堂练习等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加权的形式最终确定学生本门课程的成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f185bd1a37f111f1855ba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