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帝国互联网启示录

2022-08-07 22:08: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移动帝国互联网启示录》,欢迎阅读!
帝国,启示录,互联网,移动

移动帝国:互联网+启示录

无论在商业世界、传媒世界还是在社交领域,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习惯。尽管我们看到互联网案例形形色色,但其都有几个基本特征。1、跨界融合;2、开放共生;3、以人为本;4、连接一切。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是两会后最热的词汇。那么,推动“互联网+”的力量则源自外部环境与内生要求两方面推动因素。外部推力主要指,政策利好与环境推动;内生动力指转型升级与改革需求。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这大概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将互联网产业提到如此高度,也表明了政府对互联网产业的态度和决心。

一、什么是“互联网+”?

马化腾的解释:“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也就是说,“互联网+”就是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升级改造。这其中的关键主要在“+”上,互联网只是某种工具或者载体的表征。

1969年从美国诞生起,互联网就从来没有一天停止对世界的改造。尤其是2008年来,智能手机打开了移动互联网的窗口,科技、媒介、人文都进入了快速变化的时代。

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通信软件重新定义了社交通讯,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软件重新定义了百货商业,以百度为代表的搜索引擎重新定义了获取信息的方式,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闻客户端重新定义了新闻阅读的习惯,以iReader为代表的阅读客户端重新定义了图书出版业……

事实上,“互联网+”并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移植到传统产业上,而是通过某种更有效率的方式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甚至是从根源上进行颠覆式创新。

二、常见的“互联网+”身法有哪些?

如果我们将现有的案例进行解构,就会发现“互联网+”其实也没有那么高深莫测、奥妙难懂。

1互联网+商业——解耦

看看我们日常的生活,你会发现在商业世界,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习惯。我们不再去逛商场,而是选择天猫、唯品会;我们不再去新华书店,而是选择当当、亚马逊;我们不再去电器商城,而是选择苏宁、京东……网上商城正在迅速地颠覆着传统零售业。

电商企业将传统商业过程当中的“一手交钱、一首交货”进行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解耦,并将适合触网的部分通过互联网承载,不但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成本,达到了多方共赢的目的。


2.互联网+传媒——个性化定制

问问自己,有多久没有看过《新闻联播》了呢?事实上,就连电视机恐怕也不常开了吧。从贝索斯“任性”收购《华盛顿邮报》起,我们似乎很少再去购买纸质报纸阅读新闻了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百度新闻、今日头条等客户端知晓天下事。

互联网将传统媒体代表着的“舆论公权力”进行了解构,“广播式”、“教育式”的宣传不再灵验,取而代之的是高度个人化的传播方式,柴静《穹顶之下》病毒式的传播就是力证。这不仅是传播渠道的变化,其背后是一种全新的社会范式。

3.互联网+社交——裂变效应

电影《社交网络》讲述的是马克·扎克伯格和Facebook的传奇故事。这个小小的网站却带来了全球性网络社交的革命,在2012年就聚集了10亿用户,在2014年更是狂飙到22亿。马克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你可以说他个人的成功有幸运的成分,然而他代表的互联网社交却是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基于“六度分离”理论的传统社交遇到传播效率空间的互联网,每个人的社交圈都可以在网络上呈现出更加丰富、有趣的形态,在移动互联网的催化效应下,朋友圈的交叉互动、职场圈的拓展延伸让社会成员不断部落化、再部落化。

除了这些,互联网教育、医疗、交通等行业也有诸多值得深思的案例。可以很负责任地说,互联网是近10年来对我们生产生活改造最彻底的工具,没有之一。

三、“互联网+”的基本特征

尽管我们看到互联网案例形形色色,但其几个基本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

1、跨界融合

互联网遇到传统行业,总会发生某些奇妙的化学反应。但前提一定是跨界融合,互联网不仅仅是某种工具或载体,更多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注重统和综效,注重整合协同,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改造、优化传统行业。

2.开放共生

要想跨界融合,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开放共生。无论是企业还是行业,要通过“互联网+”换代升级,一定要和外部生态做好接口,形成友好界面,同时在内部也要优化改善,积极接受互联网化的改造,做好融合协同。

3.以人为本


真正推动互联网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与体贴关照。在任何一个时代,人都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媒介更新、人文演进最根本的因素。对人性的无比敬畏、对体验的不懈追求、对创造的极大尊重都让互联网不断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4.连接一切

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重要特征,百度连接了人与信息,腾讯连接了人与人,阿里连接了人与商品……未来将还会有产品和服务连接人与物、物与物,所有公司都将打造具备连接属性的产品和服务,一个充满智能设备、智能服务的新世界即将诞生。

四、“互联网+”的本质与内涵

阿里研究院在《互联网+研究报告》中指出:“‘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在线化、数据化。‘互联网+’在内涵上根本区隔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化,而是重新定义了信息化。传统的信息化没有释放出信息和数据的流动性,而互联网作为信息处理成本最低的基础设施,其开放、平等、透明等特性将使信息和数据动起来转化成巨大生产力,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新源泉。”

如果传统产业可以分为“原子层”和“比特层”,那么“互联网+”代表着将传统产业的“比特层”进行改造升级,我们可以认为除了“原子层”以外,互联网几乎可以渗透进入传统产业的方方面面,尤其在信息流、资金流等方面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用化学来打比方,“互联网+”既是反应物,又是催化剂。

五、推动“互联网+”的两大动力

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是两会后最热的词汇,不信,一搜便知。于是有人认为这有泡沫的可能,打着“互联网+”名头的东西不断涌现,这其中一定会有些是冒牌货。我倒认为这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即使有泡沫,也无法阻挡“互联网+”经济走向主流。那么,推动“互联网+”的力量源自何方?有人将“互联网+”形容成为新经济的“风口”,主要推动力量来自于技术和资本,然而我更愿意从外部环境与内生要求两方面来阐述。

1、外部推力:政策利好与环境推动

当今时代,互联网基因已深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业态、模式创新越来越快,正极大地推动着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激发社会活力。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政府必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全力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鼓励支持互联网经济发展。“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本届政府提出的“互联网+”类似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以及德国的工业4.0理念。希望用相对领先的互联网力量去加速相对落后的制造业,在传统行业品质、创新与营销等方面进行升级,推进整体产业的能力提升。

2.内生动力:转型升级与改革需求


互联网时代,企业与企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边界不断模糊。国内大部分传统制造业企业处于价值链低端,激发内部改革活力、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才能完成转型之路。这其中善用市场思维、转变商业模式才能获得能力的提升、话语权的转变。而拥抱互联网则是一条必由之路。

在“互联网+”的驱动下,通过轻资产、扁平化、快速响应市场来满足、引领客户需求,创造新的消费模式,个性化批量生产、智慧物流等成为可能,传统产业有望通过重建规则、重塑流程等方式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重新获取独特的优势,从而得到更好地发展升级。那些主动拥抱互联网,积极做好融合改造的企业将在新经济大潮中取得先发优势,而那些一味抵制或是“东施效颦”的企业将逐步在竞争中被淘汰。

六、“互联网+”的几个典型误区

1.本末倒置,忽视了行业本质

随着“互联网+”的火热,传统企业都在争相尝试拥抱互联网。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注意,传统企业的转型始终应当回归到产品与服务本身,不能够本末倒置。现今很多企业走入了误区,太过在乎互联网强大,将着力点放在营销推广等互联网化容易见效的环节,忽视了行业的本质,在产品和服务上有所放松,导致企业竞争力不升反降。

2.非你即我,误以为“互联网+”是零和游戏

互联网+”不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你死我活、争夺饭碗的零和游戏,也不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简单相加,而是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与平台特征,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协同增效,创造出新的价值与产业生态,共同把蛋糕做大。

3.理解浅薄:误以为“互联网+”就是做个网站、开个微信

一些人对“互联网+”的理解还停留在浅表阶段,认为任何一个传统行业,做了一个网站,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就叫”互联网+”了。互联网+”不是简单地在传统行业加上一点互联网营销手法,如果视野、思维、技术和业务流程还是停留在过去,那不但不能引领行业发展,而且会失去发展机会。

七、“互联网+”的未来如何把握?

无论什么载体或者形式,“互联网+”的核心其实就是人。还记得雷军曾经的终极反思,成功有三条秘诀:预判未来、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顺势而为。

其中我最赞同的是“顺势而为”。那么究竟什么是“势”?又该如何“顺势”?这两个问题都绕不开一个字——“人”。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互联网用户的代际结构。据第三方机构统计,在中部某省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中,青年用户占据了55%的份额,中年用户份额约39%,还有6%为少年用户,用户结构的变化反应了市场主体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其次,70/80后逐渐成长为社会中坚力量,“屌丝”、“情怀”、“怀旧”等关键词成为了这一代人的集体标签,这一代“数字移民”对网络的需求相当强烈且影响着周边人群的工作生活和消费习惯,“网民”即“人民”在这一代人身上有着深刻地体现。

最后,90后逐渐踏入社会,00后迅速成长,一大波生长、生活在数字时代的“网络原住民”需求呈现爆发态势,二次元、亚文化等身份辨识度和群体归属感成为了新生代人群的追逐对象,“御宅族”、“火星文”等特色文化现象开始流行并迅速爆发。

说了这么多,我不过是想引出下面这看似无聊的结论:互联网时代,谁掌握了用户需求和习惯,谁就有机会胜出。无论是针对70/80后的淘宝,还是针对“屌丝”的小米,其实都是在满足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

找到人群并且用合适的方式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就是顺势而为。

互联网+”要想获得成功,最终还是要尊重人、为了人、依靠人。其实关于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理论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给出了答案——“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人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凯东源物流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和进步,长期从事国内城市(城际)物流配送业务,主要为各快速消费品企业提供运输、装卸、仓储、配送、物流方案设计服务。环顾四周,从行业、企业到个人,互联网正在让世界的边界变得模糊;不管所处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互联网正在让世界越来越小、越来越平,更容易接近;无论手机、PC还是PAD,人们在各种终端上不断接收着大量快速流动的信息,互联网正在让世界变得更高效……这样的变化还有很多,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随时随地都在互联网影响或者改变着……在这样的环境中,还有谁不去拥抱互联网呢。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对于顺势而为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而对于那些消极抵抗的人来说,这恐怕就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但不管怎么说,这都将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因为只有伟大的时代才会让每个人都绽放出智慧和创新的光芒,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f68b6c30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