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守住绿水青山

2022-05-06 09:3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久久为功守住绿水青山》,欢迎阅读!
绿水青山,久久

久久为功守住绿水青山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林业产业》 2020年第8



我们既要有除弊治病的决心,又要有遵循规律办事的自觉,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以绵绵之力久久为功,脚踏实地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一处处“诗意栖居”的绿水青山必将变成一座座金山银山。

/徐可

坐山养山,才能靠山吃山;蓄水养水,才有源头活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呵护自然。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发展轨迹也有力证明了这一点。工业化进程虽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人类对自然的伤害终究也让人类自身受到了伤害。因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掠夺式发展走不长走不远,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才会行稳致远。

15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安吉县余村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15年来,“两山”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地方和部门不再为短期利益而牺牲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更加协调统一。自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驶向快车道,从部署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到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开展垃圾分类,到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从云南洱海治理,到青海三江源保护……中国人“绿色发展”的思想认识程度之深、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前所未有,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多彩画卷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

绿色发展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生态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仍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我们既要有除弊治病的决心,又要有遵循规律办事的自觉,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以绵绵之力久久为功,脚踏实地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一处处“诗意栖居”的绿水青山必将变成一座座金山银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30f5b8e82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