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吞活剥成语故事

2023-01-09 00:12: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生吞活剥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生吞活剥,成语故事



生吞活剥成语故事

导读: 【成语】: 生吞活剥 【拼音】:

[shēngtūnhuóbō] 【解释】:

原意指生的吞下去,活的剥开来(贝壳类)形容那时人类还过着野兽的生活;比喻对别人的经验、理论、方法生硬地接受,机械的照搬。也指生拉硬扯。 【出处】:

唐·刘肃《大唐新语·谱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云:'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举例造句】:

我一定说实话,你老兄一开头就探骊得珠了。 【成语故事】:

“生吞活剥”出自南宋计有功的《唐诗纪事》。唐朝初年,枣强县尉(枣强,县名,今河北枣强县,尉,县级官吏)张怀庆喜欢抄袭著名文人的文章。当朝大臣李义府曾写了一首五言诗,原文是:“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张怀庆将这首诗改头换面,在每句的前头加上两个字,变成一首七言诗:“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归。”人们读了张怀庆的这首诗,无不哗然大笑。有人讥讽他这种手段是:“活








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王、郭都是当时以文词闻名的朝中要人,唐高宗的诏书和朝廷文告,多半出自他们的手笔。

注:“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翻译:把月亮当成了镂空的歌扇(月亮上的小山丘形成黑色区域)天空中的几朵浮云当成是歌女穿的舞衣,就好象天空中有美丽的佳人在唱歌跳舞,我也正好拖着我留在雪地上的孤单身影取到洛阳回家 这个故事在唐朝刘肃所作《大唐新语·谐滤》里也有记述。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生吞活剥”这句成语,比喻生搬硬套,或剽窃照抄别人现成的词句、理论、经验等等,而不知融会贯通。多用来比喻学了别人的东西不能消化吸收,只知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 唐高宗时期,有一个地方的县尉张怀庆,附庸风雅,喜欢诗文创作,但他文笔不是很好,为了出名,就经常把别人的作品改头换面地抄袭过来,冒充自己的作品。

当时,有个诗人名叫李义府,他写了这样一首五言诗: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张怀庆看见以后,就马上把它拿来,在每句前面加上两个字,改成了一首根本不通的七言诗:生情镂月为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照鉴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归。人们读了张怀庆的这首诗,无不哗然大笑。

那时,朝中有两个官居高位的大诗人,一个是张昌龄,一个是郭正一。他们两人的作品常常遭到张怀庆的剽窃篡改。因为张怀庆有不懂装懂、剽窃抄袭、随便改动别人作品来冒充自己创作的恶劣习惯,并且常常剽窃张昌龄和郭正一的作品,所以当时的人们就给他编了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31a5980d7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