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村晚》

2022-09-30 18:0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古诗三首《村晚》》,欢迎阅读!
古诗,首《村

课题 1、古诗三首《村晚》 课时 3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随诗句认识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努力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 3、借助图大致了解诗的意思,体验诗的意境,积累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努力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 理解本诗大意,熟读成诵。

教学流程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学习新知识前,我们先请两位同学背诵一下前面学的两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

2.前面我们已经跟着两位诗人,从夏季到冬季,体会到了农村童孙的勤劳好学和弄冰稚子的顽皮聪明,现在让我们随着另一位诗人雷震,去感受乡村傍晚的童真童趣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古诗,说一说:诗题“村晚”告诉我们什么?(地点、时间)地点在哪?(乡村)时间呢?(傍晚)所以诗题的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乡村的傍晚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相关资料,了解作者。

雷震:宋朝诗人,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3.再次齐读全诗。

(1)说说前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草、池塘、水、陂、山、落日、寒漪)7个景物的描写,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图片,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水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青山衔着红彤彤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粼粼水波中。)所以,这两句诗写的就是乡村落日之景。

(2)此时,谁出现在这如画的美景中了?(牧童)他在做什么?(骑着牛,随意吹着短笛)从哪里看出来随意?(短笛无腔信口吹)怎么理解这句诗呢?

(无腔:没有曲调;信口:随口。意思就是短笛是随口吹奏的,没有曲调。)

个人增减






所以后两句诗的意思就是(回家的牧童悠闲地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吹着不成调的曲子)

(3)通过感受诗中的场景,你觉得牧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无忧无虑)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闲适自由、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4)再次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三、指导学法,理解诗歌。

1、开始尝试通过各种方式解决问题。 2、集体交流。

3、谁能将自己对整首诗的理解说说看? 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四、深入诵读,表达感悟。

1、诗歌讲究音律美,我们读诗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指名说) 2、提出要求:应该把这首诗的韵脚“陂、漪、吹”读得清晰、响亮。 3、学生自由练读。 4、指名读,学生评议。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五、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多姿多彩、无忧无虑的童年,的童年又是什么样的呢?课后写下来吧!

村晚

板书设计

(宋) 雷震

草满寒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无忧无虑







教后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377962965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