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1)

2022-04-18 09:1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三首(1)》,欢迎阅读!
古诗

/学科 课题名称 难点名称

周英 语文

年级/

六年级下册

填写时间 教材版本

部编版

第四单元《古诗三首》

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必要的理解。让学生先借助注释弄清字词意思,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在体验中感悟诗情

难点分析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1. 讲授法

2. 观看插图分析

难点教学方法

3. 借助资料



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走进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三首》的学习。

课本分别安排了:唐代李贺的《马诗》明代于谦的《石灰吟》清代郑燮的《竹石》

导入

其中,“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同学们,一看这三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对,它们都是写事物的。那么,诗人仅仅只是在吟咏一种事物吗?显然不是。他们想要借助事物表达怎样的志向呢?通过学习,相信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首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三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尤其是“燕〞这个多音字。 好,相信同学们都已经读完了吧?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学习古诗的方法,比方借助注释,想象画面,抓关键词等,他们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意。下面,我们要用上这些

知识讲解 方法,进入《马诗》的学习。先来看看诗人李贺的生平介绍:李贺,唐代诗人。他的诗作

〔难点突破〕

想象丰富,有“诗鬼〞之称,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齐名。

同学们,你们看,这首诗的题目是“马诗〞,但其实不止写了马。李贺就像是一位高明的画家,用他的笔在我们面前徐徐描绘出一幅画。自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同学们开始吧!


读着读着,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的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同学想一想,前两句中,诗人用什么方法将这样的场景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对了, “沙如雪〞“月似钩〞都用了比喻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了寂寥、冷峻的边疆之地。那后面两句诗呢?对,诗人借马抒情:什么时候马儿才带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时候恣意驰骋呢?

同学们,那你知道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吗?能否通过关键词来说说你的理由呢?有的同学一定发现了, “大漠〞和“燕山〞都与边塞有关,尤其是一看到“燕山〞,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起战场。所以这是一匹战马。那诗人要借战马表达什么志向呢?我们再来看一段关于诗人李贺的资料:

李贺,七岁能辞章,十五岁工乐府,一生体弱多病,仕途困厄。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

借助资料,我们了解到原来诗人借战马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却又不被赏识的悲叹。像这样的借物抒发志向的写法,叫作 “托物言志〞。联系后面两首,它们是不是也都用到了这样的写法呢?是的,同学们真会学习。下面,就让我们用上借助注释、资料,通过想象画面的方法,自学《石灰吟》和《竹石》这两首诗。好,你们可以开始了!

相信同学们都完成了吧!我们先来看《石灰吟》,从 “千锤万凿〞“烈火燃烧〞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甚至千两。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为此,他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同学们,看了资料后,我们不难发现,于谦一生为人正直、坚贞不屈,他以石灰自喻,表达他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再来看看《竹石》这首诗。先来看一段关于诗人郑燮的资料,请快速浏览。

郑燮,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中,他最喜欢也最擅长画竹。《竹石》是他为自己的画作《竹石图》题写的诗。

看完了资料,我们继续回到课本中,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


郑板桥任山东潍县时心系百姓,体察百姓疾苦。潍县连年闹灾荒,民不聊生,他开仓救济,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但因得罪了豪绅和大吏而被诬罢官。于是,他毅然辞官,回扬州以卖画为生。

好,同学们,通过资料我们对诗人的了解就更加深入了,他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了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



同学们,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并用“借助注释,了解诗意;抓关

小结

键词,想象画面;借助资料,体会情感〞的方法读懂了三首诗。相信大家一定收获满满。好,今天的课就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178eb9c27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