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贝·加缪《鼠疫》读后感

2022-05-06 19:3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阿尔贝·加缪《鼠疫》读后感》,欢迎阅读!
阿尔贝,加缪,鼠疫,读后感

《鼠疫》读后感

鼠疫是阿尔贝加缪短暂的生命中的一部作品,没有他的局外人那么著名,但是却很能够从这部作品中找到人性中美好,就像蒋方舟说的:“我会反复阅读这本书,不断告诉自己什么是善,以及在动荡、战争、劫难的极端环境下怎样继续做一个善良的人,告诉自己怎样在集体的荒谬和失控中坚守正义。

小说讲述了在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发生瘟疫,然后被重重封锁,城里的人在绝望中的人间百态。他们面对这种荒谬的处境选择了各自的方式去面对,折射出不同的生活态度。

里厄医生是本书的主角,他是一个无神论者,他对生活不抱幻想,所以始终能以客观的语言来描述这场灾难。但是在他冰冷的语言后确实一个富有牺牲精神的英雄,他秉持着医生的职责和良知关心民众的健康,日夜操劳。就像书中缩写的“但是根据他正直的良心,他有意识地站在受害者一边。他希望跟大家。跟他同城的人们,在他们唯一的公共信念的基础上站在一起,也就是说,爱在一起,吃苦在一起,放逐在一起。”这更像是作者本人的宣言,在生活面前要反抗,并且要拯救大多数人的苦难。

新闻记者朗贝尔是一个被困在这个城市的外乡人,他有一个在巴黎的情人在等着与他相会,他总觉得自己不应该被困在这里,因此他千方百计地想要逃出去,通过官方,甚至偷渡的方法也想逃出去,他说“我并不相信英雄主义,我知道这并不难,而且我是懂得这是要死人的事。是我感兴趣的是为所爱之物而生为所爱之物而死。”朗贝尔面对瘟疫一直在做着个人主义的抗争,个人幸福似乎就是他的信仰。但是最后他却选择了留下来。面对灾难,就不是个人的痛苦,而是集体的遭遇。面对灾难,他不再为自己是外乡人而困扰,他选择留下来面对鼠疫,和志愿卫生防疫组织一起工作。最后,鼠疫结束城门打开时他却没有了那种迫切想和爱人相聚的激情“朗贝尔知道他将一下子再度获得他所失去的一切,因此欢乐就会成为一种烫嘴的、无法辨别其滋味的东西。

格朗是一个小人物,他希望能写出一部让出版商在办公室脱帽致敬的书,他一直在反复推敲着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就像他在这个算不得繁华的城市中也只是一个小人物,生活的不幸一直碾压着他。鼠疫的到来无疑雪上加霜,但他并没有更加取闹,反而积极加入了志愿卫生防疫组织,任劳任怨地工作起来。用加缪的哲学来说就是在对荒谬生活的反抗中获得了快乐和意义。叙述者在这里说:假如一定要在这篇故事中树立一个英雄形象的话,那么作者就得推荐这位无足轻重和甘居人后的人物。”“这将使真理恢复其本来面目,使二加二等于四,把英雄主义正好置于追求幸福的高尚要求之后而不是之前的次要地位。他也被鼠疫侵袭过,在最紧要的关头让里厄医生读他反复推敲修改了好多月的厚厚一叠的稿纸,那上面最后形成了一句话:在五月的一个美丽的清晨,一位苗条的女骑士跨着一匹华丽的枣骝马在花丛中穿过树林小径……”读到这句被他修改了无数遍的话时,我突然觉得活着真好。然而格朗是幸运的,他活过来了,他的痊愈是疫情发展的转折点,从这里开始鼠疫开始莫名其妙的撤退了。我觉得这反映了加缪的人道主义关怀,虽然生活本身是荒谬的,没有意义和答案可循的,是上天不会降灾于大多数人类,所以像格朗这样的无辜者必须活下来,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希望。

其实鼠疫正是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的一种折射,他从一种对生活的悲观否定出发,最后采取了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也许生命的光芒只有在苦难中才能焕发,人的善和创造性才得以发挥,意义才得以呈现。但是我们仍然希望在和平的年代也能挖掘那小小的善和正义,真善美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让幸福成为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3c76568e87101f69e3195f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