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傩中傩面具的功能及存在价值

2022-03-25 14:5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赣傩中傩面具的功能及存在价值》,欢迎阅读!
面具,存在,价值,功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赣傩中傩面具的功能及存在价值

作者:刘玲

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24

【摘 要】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傩面具的存在,体现了傩舞和祭祀仪式中对原始宗教观念的崇拜和信仰。在不同时期中出现了不同的傩面具角色,不同的角色又被赋予了不一样的含义。这些遗存下来的傩面具不仅是巧夺天工的文物作品,更体现了先民们的审美情趣与精神寄托。本文追溯傩面具的始源,功能变迁与价值,阐述了傩面具作为傩舞中的特殊存在,反映出历史文化的积淀。

【关键词】傩面具;傩舞;象征性;功能价值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4-0240-01 一、赣傩中的傩面具

我国的汉族傩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傩在不同时期也起着不同的功能与作用,在傩祭活动中的主要就是跳傩舞,傩舞的变化在每个历史时期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古籍《论语·乡人傩》中记载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证明了在周代傩风已经盛行,宫廷和民间都推崇跳傩,傩祭活动盛行,目的主要是驱除恶鬼,祈求平安吉祥。傩祭发展至汉代,受乐舞百戏的影响吸收融合了各地域和各民族的文化,到唐代时期更为丰富,吸收了大量世俗歌舞,也逐渐走向美艺术化,向娱神兼娱人的方向发展。到了宋代,傩祭在宋代这个新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曲折地发展演变,举行大傩仪,宫廷中已经没有方相氏、十二兽、振子等人物,出现了将军、判官、钟馗、小妹、土地和灶神等人物,每个人物都有相对应的面具,表演者也都由教坊艺人担任,叫作驱崇。因此,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傩舞越发趋于世俗化和娱乐化。进入封建后期的明清时代,傩舞逐渐发展成了傩戏,成了戴着面具表演的戏曲形式,其作用不是驱鬼逐疫了,而是欣赏娱人。

江西是傩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民间称傩祭为充傩,即充当傩神的意思。充傩必须要带上象征傩神的面具,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这是傩祭最大的特征。伴随着傩祭活动的产生,傩面具也随之出现。傩面具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物面具,第二阶段是鬼神面具,第三阶段是传说的英雄人物面具。目前在我国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傩面具就在江西萍乡,现存的傩面具有三百多个,为其研究宗教信仰和造型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分析这些遗存,可以窥探到先民们的宗教信仰为多神崇拜,每种祭祀都有一位神灵的物体化,体现了原始宗教观念的多神信仰。傩面具蕴含着丰富的宗教情感和艺术创意,同时凝聚了几千年的审美情趣和浓厚的历史文化特征。

二、赣傩面具的功能变迁与价值分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3f2fec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6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