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唐寅《溪山翠图》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2-04-10 02:1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诗歌赏析唐寅《溪山翠图》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唐寅,赏析,诗歌,练习,古代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



(明)唐寅

春林通一径,野色此中分。 鹤迹松阴见,泉声竹里闻。 草青经宿雨,山紫带斜曛。 采药知何处,柴门掩白云。

12.如果为本诗题名,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 溪山叠翠 B. 春意寻踪 C. 寻隐不遇 D.归隐春山 13.对本诗语言风格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 缠绵委婉 B. 清新淡雅 C. 绚丽飘逸 D. 庄重典雅

14.本作品作为题画诗,哪一联最能突破画面的视觉限制,将无尽的诗意传达出来。请选择一联加以赏析。(5分) (三)(8分) 12. D 1分) 13. B 2分) 14. 答案示例:

1)第1联。0

2)第2联,对画面无法展示的细节的描绘,如鹤迹;展现视觉无法描摹的声音,如泉声,刻画出春山的幽静与生机。(最多4分)

3)第3联,对宿雨的想象。(最多3分)

4)虚写/想象隐者采药,突破白云下柴门紧闭的实景。使寂静的春山有人的踪迹,有人的声响,静中有动,视角也由眼前拓展到整个春山,表现出作者对自然、隐逸的由衷喜爱与向往。(最多5分)


评分标准: 首联:0

颔联:手法1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等、想象),翻译1分,凸显山间的生机/幽静(1分),表达了作者对山间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颈联:手法1分(想象),翻译1分,山中的生机,作者的喜爱。(满分3分)

尾联:手法1分(虚写、想象、化用、用典),翻译1分,引发读者对隐者行踪的想象(1分),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与向往(1分),言有尽而意无穷(1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454318af8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