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哲学(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

2023-04-15 08:2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技术哲学(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欢迎阅读!
技术,悲观主义,乐观主义,哲学

技术哲学(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

技术乐观主义产生于人类对技术社会功能有所了解但又缺乏性认识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技术乐观主义实质是“技术崇拜”或“技术救世主义”,其基本特征就是把技术理想化、绝对化或神圣化,视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和根本动力?。技术乐观主义源远流长,远在上古时代亚里土多德就相信技术会使人类生活变得更美好。16纪作为技术乐观主义的主要倡言人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但是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技术乐观主义直到l9世纪才最终形成。l8世纪60年代爆发的产业革命显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中的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社会结构社会关系改变的主要力量。因而,技术乐观主义者相信,技术具有救世功能,可以解决大多数社会问题科技可以治国。

20世纪以来一些哲学家、社会学家进一步发挥了科学技术的乐观主义思想,德国的技术哲学家卡普出版的技术哲学纲要》认为技术是人类自我拯救的手段,是人类器官和骨骼向大自然的延伸、外化及投影。随着电子技术及其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Herald现代技术的发展,有更多的人(如美国的赫尔曼·卡恩)认为人类目前遇到的全球性生态问题不足为虑,海洋、地层和外层空间还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人类完全可以凭借更好的技术与更完善的工艺对已开发资源能源进行再加工、再利用,因此,自然因素的制约不足以阻碍社会的发展。

技术悲观主义是指认为技术的发展直接主宰社会命运,并必然给人

类带来灾难的一种观点,又称反技术主义。

技术悲观主义的内涵

技术悲观主义的起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老庄学派和近代西方以卢梭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学派。自此以后,随着技术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人们对技术的批判和指责声就再也没有停止过,而且越来越强烈。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向世人警告:“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这儿的


清晨曾经荡漾着鸟鸣的声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泽。”这本书给沐浴在工业文明之中的广大民众以巨大的震惊。l972年美国学者丹尼斯·米都斯等人在《增长的极限》报告中对当时西方经济的增长狂进行了批判,“如果人口、粮食、工业化污染和资源消耗等方面按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人口资本指数增长,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的崩溃。”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出版了《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著作,作者赋予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定律以哲学的意义,认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其实是一个不断衰亡的过程,现代工业社会巨大的能量消耗,给世界带来极大的混乱。发展越快,能量转化速度就越快,有效能量消耗的就越多,环境的混乱程度也就越大,因而“世界总在堕落之中”。由此看出,技术悲观主义是一种否定的技术观,它用一种否定的情感意识、审视和批判的眼光去认识和看待技术的发展。国内有学者将技术悲观主义按照历史的进程划分为三种理论类型即道德型技术悲观主义、社会型技术悲观主义和生态学技术悲观主义,认为技术悲观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自我感知论阶段、社会价值论阶段和全球意识论阶段,这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它是技术决定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怀疑、否定技术的积极作用,主张技术必须停止乃至向后退。

技术悲观主义正是对技术理性负面性进行批判而形成的一种思潮。尽管 文明的趋势是社会理性化的不断强化,但是应当看到,理性化隐藏着文明的陷阱,技术理 性的强势就意味着价值理性的陨落,就意味着人性的异化和文化的断裂。

因此,技术悲观主义作为一种否定性的技术观,自始至终都存在于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之中,只不过由于人们的观察角度不同、生活体验不同、价值追求不同,而对技术的恐怖心理、批判程度表现不同,其极端表现便是彻底否定技术的作用,主张放弃技术,远离现代文明,退回到原始的自然状态。只要技术的功利性特征不变,只要技术理性的霸权存在,技术悲观主义作为一种否定性的思维方式就不会消失。技术悲观主义是技术理性批判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技术理性规范着现代文明的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47953814a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1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