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2022-12-12 20:3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清照《声声慢》赏析》,欢迎阅读!
李清照,赏析,声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作者:石飞燕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2年第09

李清照的《声声慢》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运景入情,以放纵之笔写悲怆情怀,满纸呜咽,万斛仇恨,表现作者孤寂、凄凉、哀愁之心境及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全词用笔直率真挚,层层铺写,景景含愁,情情是愁,极力渲染烘托,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立体的愁情美。

.妙用叠词,彰显愁情音乐

1.“寻寻觅觅,叙写作者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她在寻觅些什么?是以往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吗?是过往与夫婿的甜蜜爱情吗?可这些如今都已经不复存在。两组叠词,简单的动作情态描写,却把外敌的侵扰,丈夫的亡故所带来的一切不幸,全部蕴藏其中了。 2.“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冷清,是作者寻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萦绕。这四个叠词既写出了天气的凄冷,秋风萧瑟,又写出了自己的心情,独在异乡,举目无亲;身处陋室,寂寞寡居;展望未来,茫茫无知。所有这一切,怎能不使她产生冷冷清清的寂寞之感呢?

3.“凄凄惨惨戚戚,三组叠词写出了内心的凄苦无告。词人年轻时也曾有过愁苦,但那些愁多为离别、相思之闲愁。但是现在,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这些已经不再是闲愁了,而是真正的哀愁,是真正的深哀巨痛,是时代苦难的哀歌。这些愁苦凝集心头,向谁去诉?

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言道:李易安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上十四叠字,则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这是李清照的大胆创新,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是诗赋曲中也绝无仅有的。真可谓前无古人。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 .意象叠加,彰显愁情蕴味美

诗词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直接的情感流露,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所写之,所咏之,即为客观之。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出一个或一群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细读《声声慢》这首词,除开头和结尾几句之外,它几乎由密集的意象组成。如淡酒、秋风、过雁、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花、梧桐、细雨等。因此,在解读这首词时,我们似乎更应看山不是山,把词中意象放入作者所处的具体语境中去体会那深厚的蕴味。 1.过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李清照看到过雁而伤心也就不足为怪了。却是旧时相识,这正是伤心的由来。这过雁不正是从前经常为词人传递相思之情的那一群过雁吗?《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多少无法诉说的哀愁啊! 2.黄花

菊花这一意象与作者的人格节操、志向追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屈原《离骚》云: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陶潜《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正是这二人高情远志的象征,而李清照所钟情的正是屈原陶潜的高洁人格之美。李清照以菊花自喻,不愿做亡国之民,正表达了其坚贞高洁的品格。但同时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此处的黄花却让她感到现实格外的凄凉与孤独。纵使满地黄花堆积,金黄灿烂,也只得由它去憔悴损,无人采摘;纵然摘得,也是天上人间,无人堪寄。所以,此处菊花之用,可谓一箭双雕,意味无穷。 3.

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有的意象。曹操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种忧是作者未建功立业的苦痛;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是诗人满怀失意苦痛,无从解脱;白居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是与朋友离别之愁……可见,的象征。 这一意象在李清照的作品中也出现的相当频繁。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酒力显得那么大,让作者浓浓地睡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消下去。而此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淡酒无力,怎么能抵挡住那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风,更何言消去心中的愁苦呢?这里真是酒淡吗?不是。酒性依旧是烈的,只是因为作者的愁太重了,酒入愁肠愁更愁,满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就觉得酒味淡了。浓睡不消残酒这里的酒力之所以大,是因为作者此时没有什么切入肌骨的愁病,有的只是作为一个年青贵族女子的闲愁,闲愁不痛,所以才会有浓睡不消残酒之说。两相对比,一个字,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凄凉,心境是何等的凄苦。 4.梧桐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的这几句黄昏秋雨的景物描写是传神之笔。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点点滴滴无休止地敲打着作者痛楚的心,愁肠寸断之情可想而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所以,纵览全词,大雁、黄花、梧桐、秋雨等冷色的伤感的意象负载词人浓重的情,满含作者内心无法言尽的辛酸与悲凉,而词人内心这种悲凉感伤的基调同这些客观物象建立了联系,通过蕴意深厚的种种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悲怆凄凉,孤苦冷清的意境,从而表达出深沉凝重富有蕴味的愁情,令古今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情意直抒,彰显愁情率真美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诗词最后以此句作结,率真性情在笔端表露无遗。此句是对前文的概括,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等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哀愁又何止这些呢?词人痛,因为天上人间,各半;词人悲,因为美满姻缘,难全;词人伤,因为半壁江山,沦陷;词人恨,因为朝廷偏安一隅,用奸;词人苦,因为形影相吊,孀晚;词人愁,因为漫漫余生,难捱……这一切的一切,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眼前这一切使词人的哀愁重重叠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形容,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铺垫、渲染、对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率真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甚咀嚼。相形之下,就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逊色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481ce0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