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2022-03-20 08:19: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清照《声声慢》赏析》,欢迎阅读!
李清照,赏析,声声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摘要:《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要想准确鉴赏这首词作,了解词人经历、弄清写作背景应是当务之急。本文对这首词进行了赏析。 关键词:词;愁;悲伤

作者简介:张鑫,任教于河南省潢川第一高级中学。

词,别是一家,李清照的横空出世,使词坛大放异彩。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表现对丈夫的钟情(如《一剪梅》)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如《如梦

令》),代表句子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些词韵调优美,热情明快,天真活泼,而又委婉含蓄。后期词主要反映她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和孀居之苦,《声声慢》最为典型,要想准确鉴赏这首词作,了解词人经历、弄清写作背景应是当务之急。

李清照是因为这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尤其是开篇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的专有品牌而彪炳于文学史,李清照也因此而被当作了愁的化身。李清照凭借极高的艺术天赋,将满天的愁绪抽丝剥茧,描愁绘愁,化愁为美,创作出这首千年来让人品读不尽的著作珍品,她和她的愁情之美也就永远地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她的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为礼部员外郎,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母亲知书能文。丈夫赵明诚,宰相赵挺之之子,北宋末年出任过莱州(今山东掖县)、淄州(今山东淄博市)知州。夫妻志趣相投,诗词酬唱,共同收集了大量金石书画,婚后生活颇为美满。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美满的爱情婚姻便成了她主要的人生理想。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赵明城被罢官,八月因病去世。从此以后,李清照流落江南,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金兵大肆南侵时,她曾一度由江宁、杭州、越州(今浙江绍兴市),一直逃亡到台州(今浙江临海市)、温州(今浙江温州市)。此间在孤寂中度过晚年,怀着沉痛的家国之思,在极度的愁苦中死去。这首词作于词人丧夫后不久,其中无不隐含着情感上的巨大悲痛,表达了她晚年寡居时孤独、凄苦的生活感受。鉴赏这首词,一定要仔细品味女词人这种深深的悼亡之情。

上阙着重写词人心情的悲伤。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人一开始就出手不凡,连下七对叠字,寻寻觅觅者,寻而又寻之意也。女词人一大早起床便若有所失,满屋子到处寻找,寻找什么呢?寻找快乐,寻找希望,寻找昔日美好时光……由于丈夫刚刚去世,更由于夫妻感情笃深,所以词人根本不相信丈夫已经离去,思之愈深,见之愈切,恍恍惚惚之中总觉得丈夫仍在家中,于是找了又找,寻了又寻。然而死者长已矣,人死不能复生,如此反复寻觅,其结果只能是展转眄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潘岳《悼亡》)失去了丈夫,她深切地感受到人间的孤独和人生的乏味,自然看什么都冷清清,了无生气。在这样的景况下,一幕幕令人伤心的往事在脑海里浮现出来,凄惨是遭遇,戚戚是忧伤至极。词人先感于外后感于内,写出了自己陷入愁境而不得解脱的孤苦。这七对叠字,既细致地刻画出女词人丧夫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又高度地概括了她深深的悲哀和晚年的凄凉。仅此三句,便为全词定下了凄惨悲凉的感情基调,如此愁情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演绎出来的,那是百感交集、长期积累的结果,有不吐不快之感。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在亡国失夫之痛的非常时期,在天气寒暖不定的紧要关头,词人本应保养身体抑止悲痛,可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生离死别却让她无法摆脱。既然摆脱不了,能淡化点儿也好,于是就想到了借酒浇愁,不料晚风忽起,寒气砭骨,使她意绪全无,她很清楚,三杯两盏淡酒根本无法驱散她心头浓重的愁云。怎么办?百无聊赖之中,想问苍天。谁知刚一抬头,便看见一群大雁缓缓飞过,这南去的秋雁不是别的,正是在北方时见到的旧时相识。过去大雁带来的是丈夫的温情与慰藉,有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喜悦,现在大雁还在,可丈夫却不在了,并且永远的不在了,自然产生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念头,引发的是无尽的绝望和欲语泪先流

下阕进一步写词人的孤寂、凄苦。抬头望天心中不快,那么俯首看地又如何呢?满地黄


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从前见菊花,虽人比黄花瘦,但不失孤芳自赏之潇洒,还可以以愉悦的心情去观去赏去采去摘;如今见黄花,花仍盛开而人已憔悴,以乐景写哀情可见一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人去了,花开还有什么意义呢?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人不赏花,花当自开;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何等荒败何等凄凉!这里既写出了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出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深远多了。词人以花写人,感叹自己如同那饱受风雨摧残的黄花,护花使者没了,将来还有谁关爱自己呵护自己呢?客观环境凄凉倒也无妨,只要心中有太阳照样可以走向光明,而偏偏心情又是抑郁悲伤的,既有家国之恨,又有个人之愁,如何走出困境,心中一片茫然。仰首是愁,俯首是愁,想到心里还是愁,面对苦日子,女词人感到分外难熬,万般无奈,只好独自守着窗儿,盼望快点天黑,快些让这些触动她生死殊途之恨的景物被夜幕淹没,可这种等待这种煎熬如何能消受得了。屋漏偏逢连夜雨,视觉上的痛苦还未解决,听觉上的痛苦又接踵而至: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本来郁闷的心情因绵绵细雨更加潮湿,不仅潮湿,它还点点滴滴,没完没了地打在窗前的梧桐树叶上,那哪是打在树叶上啊,那简直是打在她破碎的心上……词的结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含蓄地点明了全词的主旨,意思是说女词人此时此刻的感情绝非笔墨所能形容,也许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也许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到底如何,女词人没有明说,是不忍心说,还是说不清楚,显然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试想一下,偌大一个世界,词人的满腹苦水居然没有一个人甚至一只动物听她的倾诉,不仅如此,漫天的黑幕正一步步向她逼来,秋风蹂躏她瘦弱的身躯,细雨啃噬她滴血的心灵,表面上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实际上展示给读者的是这愁情,怎一个女子受得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在《声声慢》中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巧选意象。词人因情设景,巧妙地选取了几个颇有代表性的意象:消愁的淡酒、急促的晚风、南去的大雁、满地的黄花、黄昏中的窗儿、细雨中的梧桐”……每个意象的背后都有一个伤感的故事,而词人精心地把这些意象一一组织起来,真切地表现出年老寡居所独有的生活情态和寂寞心境。使用叠字。开头连用14个叠字,从动作到环境再到心理感受,多层次地表现出寡居老人闲坐无聊、茫然若失而又四顾寻觅、恍惚悲凉的心态,更是千古创举。李清照不仅在婉约派中光彩照人,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正如清人李调元所说: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雨村词话》卷三) 附: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参考文献:

[1]孙满雨,杨柏松.品读千年易安愁---李清照《声声慢》之绘愁的艺术魅力[J].当代人(下半),2008(8).

[2]余淑荣.怎一个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词心[J].固原师专学报,2003,24(4). [3]刘广良.繁菊竞秋斯人憔悴——讲授李清照《声声慢》一词一得[J].中学语文(下旬·语文论坛),2007(7).

[4]王绪霞.孀妇身份的心理折射——李清照《声声慢》作时及情感内涵论略[J].河南社会科,2009,17(2).

作者单位:河南省潢川第一高级中学 邮编:465150

Appreciation on Sheng Sheng Man by Li Qingzhao Zhang Xin


Abstract: Sheng Sheng Man is one of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Li Qingzhao. To correctly appreciate this poem, knowing the experience of poet and understanding writing background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s paper makes an appreciation of this poem. Key words: poem; anxiety; sadness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aeb533cbe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