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则》翻译

2024-03-05 07:5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语六则》翻译》,欢迎阅读!
论语,翻译

《论语》六则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字词:说:通假字,通“悦”,愉快高兴。

(译)先生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字词:愠:(yùn)怨恨。

(译)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字词:以为:“以(之)为”省略式,“凭(这个)做”

(译)先生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字词:罔:迷惑不解,现在写作“惘”。 殆:危险。

(译)先生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字词:何以:“以何”的倒装,凭什么,为什么。文:谥号,古代贵族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

(译)子贡问(先生)说:“孔文子(死后)凭什么被称做‘文’呢?”

原文: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字词:耻: “以……为耻”,认为可耻、感到羞耻。是以:即“以是”的倒装,因此。 (译)先生说:“聪敏而且爱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学识或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因此被称做‘文’。”

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字词:识:古今异义词 ,古义是“记”,读“zhì”。今义是“知道、认得、能辨别”。厌:满足。 诲(huì):教导。 倦:厌倦,失去耐心。 何有于我哉:“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对我来说有哪一样呢? (译)先生说:“默默的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我来说有哪一样呢?”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字词:焉:“与之”。“在其中”

(译)先生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而”的用法

1.表顺承: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敏而好学 学而不厌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表转折: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表修饰:默而识之



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4c17de94afe04a1b071de9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