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鲁迅的名人故事

2022-09-05 19:01: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作家鲁迅的名人故事》,欢迎阅读!
鲁迅,作家,名人,故事

作家鲁迅的名人故事

作家鲁迅的名人故事 鲁迅的故事

在厦门大学教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穿着俭朴,心想他必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细心。对此,鲁迅先生不只不气愤,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敷衍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

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当即拿出悉数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出细活”地舆发。不照料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日怎样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敷衍了事地舆,我就敷衍了事地给;这回您认细心真地舆,我就认细心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 鲁迅的故事:演说轶事

名人免不了常被约请作演说,鲁迅也不破例。他演说时引经据典,饶有风趣,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围住。有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演说,标题是《文学与武力》。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进犯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他在演说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东山再起’;可是请定心,我立刻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话登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鲁迅的故事:爱书情结

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终身节衣缩食,置办了多册书本。他往常很保护图书,看书前总是先洗手,书脏了就小心谨慎地弄洁净。他自己还预备了一套东西,订书、补书样样都会。一本寒酸的书,经他收拾后,往往焕然一新。他往常不容易把自己用过的书借给人,若有他人借书,他宁可另买一本新书借给人家。 鲁迅的'故事:标点的稿酬

我们知道:标点符号尽管其貌不扬,但在文章中却起着无足轻重的效果呢。可当年的出版界对标点符号不注重,在付出稿酬时,往往把它从字数中扣除,

1 / 3




给稿酬。一次,鲁迅应约为某出版社编撰书稿,因为事前探知该出版社不付出标点符号的稿酬,因而他的书稿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

修改看了书稿后,以“难以断句”为由,回信要求鲁迅加上标点符号。鲁迅回复:“既要作者加标点符号分出阶段、章节,可见标点仍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标点也得算字数。”那家出版社没方法,只好采用鲁迅的定见,标点符号也折算字数付出稿酬了。呵呵! 鲁迅的故事: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细心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书院读书,榜首学期成果优异,校园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当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逢晚上冰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脑门冒汗。他就用这种方法驱寒坚持读书。因为苦读书,后来总算成为我国闻名的文学家。 鲁迅的故事:烟罐驱猫

鲁迅晚年来到上海专事写作,50多岁依然童心未泯。一次,夜静更深鲁迅在写作,外面的猫不停地叫,屡次打断他写作的思路,鲁迅随即拿起手边的五十支装铁皮的卷烟罐,对着憎恶的猫逐个发射。 鲁迅的故事:捉弄间谍

有一次,鲁迅在上海的街头溜跶,死后总跟着一小间谍跟踪。当然这对鲁迅来说是常有的事。鲁迅成心将他当成乞丐,安然地转过身去递过一块银元:“买饭吃吧。” 鲁迅爱书故事

在鲁迅博物馆里陈设着一盒修书东西,那是一些简略的画线仪器、几根钢针、一团丝线、几块砂纸以及两块磨书用的石头。鲁迅便是用这些极端往常的东西,使他珍藏着的一万多册图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破散的状况。 鲁迅先生一贯愿意把书借给他人看,特别是青年学生,可是偿还时,假如上面有了破边卷角等损坏的状况,他会不高兴的。关于那种不保护书的借阅者,鲁迅甘愿把书送给他,也不忍看到那本被“蹂躏过的原书再转回来。”鲁迅先生经常把一些好书自动寄赠给渴求常识的人,每逢把书送出去时,总是非常细心地包扎好。鲁迅先生保护书本的故事至今还在广为流传。

2 / 3




鲁迅幼年故事:金牌换书

鲁迅少年时代在南京矿路书院读书,学习非常吃苦。在同学中,他年纪最小,而成果却最为优异。矿路书院其时规则,每月考一次,考得榜首名者奖三等银牌一枚;四个三等银牌换一个二等银牌,四个二等银牌换一枚金牌(金质奖章)经过了三年的学习,同学中只要鲁迅一人换到了金牌。其时矿路书院的总办比较开通,学生看书报也比较自在。鲁迅求知欲非常激烈,除学习功课外,他还广泛阅览古代小说、别史、杂书和从西文翻译过来的新书。因为家境贫困,为了求知,他把自己十分困难得来的金牌变卖了,买回了一些巴望已久的书来读。广泛的阅览为他日后的文学创造奠定了坚实的根底。有人做过计算,他在创造中引用过的书,足以开一个规划不小的图书馆。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50c8a9654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b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