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2023-01-29 01:27: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欢迎阅读!
思维,学生,定势,克服,培养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重庆市育才中学 朱永忠

创造思维是学生学习活动必不可少的。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育者需要对学生在思维品质上进行有目的地培养,帮助学生克服传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里,笔者对此进行一些简要的探讨。

一、什么是思维定势?

定势是由人们以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当前活动的特殊心理准备状态。定势有其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有助于人们迅速解决问题,而当环境境发生变化,定势则会阻碍人们采用新的解决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如知觉定势,就是先前的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影响人的当前知觉。比如小学生进行四则运算作业时,如果前面运算的作业题都是加法题,在计算加法题后再做乘法题时,容易把乘号看成加号,从而使计算出现错误。思维定势,是先前的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准备状态,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思维方向,也是人们在长期的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条件反射,或者说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学生在解决一些常规问题时常常采取自己已经掌握的解决同类事物的方法,这样可以极大地加速问题的解决。但是当学生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时,如果采用已经掌握的、非常熟悉的老的方法,就会很难解决这些新的问题。这种使用以前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就叫思维定势。

二、何为创造性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间接地反映。要对客观事物进行全面的、更深入的认识必须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根据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划分,可以将其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常规思维,是运用人们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缺乏创造性,是运用已学的知识、经验,用现成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一般不会产生新的思维成果。比如,学生在学过了某个数学公式后,用这个公式解答同一类数学应用题,这就属于常规思维。创造思维是用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它是多种思维的结合,特别是聚合式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结合。创造思维能够产生出新的思维成果。

创造思维具有新意或独特的特征,而且是多种思维的统一。在人们提出新的



1


假设时,开始是运用发散式思维提出各种各样的观点,然后运用聚合式思维加以归纳总结。同时,创造思维是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构思,因而它又是思维与想象的统一。

有了创新思维才能开始创新活动,有了创新活动才能产生创新成果。要想拥有创新思维,首先就要打破思维定势。心理定势的存在很多时候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不求用其他捷径不寻求新的解决办法,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师应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定势往往会阻碍问题的更好解决,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如何通过教学活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

1、排除“功能固定”的作用,帮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功能固定”上。“功能固定”是指当一个人了解到某物体的作用时,很难看出它还有其他的作用,特别是最初看到的它的功能,对问题的解决影响更大。比如学生通过科学课知道,钳子是钳东西的,一旦形成了这个概念,很多学生便很难想到它还能用作锤子使用。针对思维定势的这种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克服定势的消极作用。如通过语言解释、活动演示等,帮助学生从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惰性和一些习惯倾向的消极影响。如某教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牙签”的用途,这就是在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帮助学生克服掉“牙签只能用作牙签”的思维定势。

2、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和创造性

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持主动态度,才会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思维才会具有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态度,主要源于对学习的需要和动机,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不可缺少的内部力量。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学生才能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追求新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学生的求知欲与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密切相关。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实验课中,教师可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一步步地去发现一些新现象,或将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转为独立地提出问题;在解答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作业时,教师可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思路或者一些新颖的方案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思维,克服用老办法解决一切的思维定势。

3、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584500af78a6529647d538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