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冷寂人生

2022-04-16 00:09: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张爱玲的冷寂人生》,欢迎阅读!
张爱玲,冷寂,人生



一本《小团圆》在手,透过字里行间又重温了次张爱玲的缺爱人生,皮袍紧了又紧也驱不走的周身寒意,一点点的蔓延开来,不止一次的慨叹过张爱玲的人生苦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始终没有谁可以环她入怀,抚慰她所有的如履薄冰的不安全感,还她一生的岁月静好。张爱玲出身名门,原本家里既富且贵,洋车、别墅、各司其职的佣人,一切似乎是那样美好,只是始终没有爱和温情,父亲躺在祖上留下的大宅子里,抽着鸦片烟,浑浑噩噩的混着日子,而母亲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她看不惯父亲混吃等死的活法,于是一次又一次将自己放逐在异国他乡,唯独忽略了一双儿女的成长需求,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位置始终缺席。在这个极度匮乏爱的家庭,如果是一个性情温和的平常孩子,诸如张爱玲的弟弟子静,也可以和身边的这个世界相融并和解,虽然始终不幸福,可是作为芸芸众生里的一个,就随着家庭社会被挟裹,庸庸碌碌了此残生,一生也不过如此。可偏偏是张爱玲,敏感多疑、心思细密的张爱玲,天分极高、才情横溢的张爱玲,以一种孤绝的姿态从这个家庭里千疮百孔地脱身出来时,身上已没有多余的温度温暖身边最亲近的人了。张爱玲一生的亲人和朋友屈指可数,怀了罗曼蒂克的情怀想象和爱着的母亲当靠近时却被其时时指摘自己是累赘,用勤奋努力换来的奖学金非但没有换来母亲的赞誉,反被顺手输到了牌桌上,当张爱玲可以自食其力养活自己时,首先想到的便是还母亲钱,好像只有这样便银货两讫再无瓜葛了。至于父亲,更早在毒打加囚禁之后便恩断义绝,在以后长长的岁月里,张爱玲和父亲始终形同陌路,再无联系。张爱玲文字里提及的弟弟张子静比起爱玲来更是这个家庭的牺牲品,同在父亲的家里时还为弟弟抱不平哭泣,为弟弟的不争气气结,成年后反而和这个弟弟寡淡又冷漠。一次次怕被惊扰到的退避不见,偶尔的在一起也只是揣度、客气加敷衍,没有一丝温暖的亲情对接。姑姑和炎樱是张爱玲一生中最为温情的两个人,姑姑是张爱玲成年后投奔了去的,爱玲的姑姑和母亲惺惺相惜,一起留过洋,两人之间有很深的感情,连带着对爱玲也有了一份责任,姑姑一直未嫁,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和爱玲厮守的十多年间,见证了爱玲的声名鹊起,目睹了爱玲的倾世爱恋,彼此都是性情淡漠的人,却被时间磨出了点点滴滴的温情,扯不断理还乱的,姑姑也是张爱玲老年在大洋彼岸唯一牵挂着的人。炎樱是张爱玲在港大的同学,性格开朗活泼,是一个周身充满活力和感染力的混血姑娘,喜爱绘画,对艺术有独到的悟性。从无爱家庭走出的爱玲一直对外界充满了警觉和戒备,心缩在一个坚硬的壳内,从不主动示人,可是炎樱就这样活泼泼闯入爱玲相对封闭的内心世界,《双声》里对于炎樱和爱玲在一起的描述,是爱玲苍凉沉郁的文风里少有的一抹亮色。虽然后来随着时间和境遇的变幻,炎樱慢慢地淡出了张爱玲的生活圈,可那曾经的过往毕竟抚慰过爱玲那干涸缺爱的心田。张爱玲的一生最绕不过去的便是她那段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张胡之恋”,在未成为张迷前先看到了由三毛编剧的《滚滚红尘》,也了解了那是由张爱玲和胡兰成为原型改编的剧本,于是脑子里的胡兰成,一直是秦汉那样帅气沉稳深邃有魅力的男子,即使憎恶他汉奸的身份却从来不曾置疑过他对爱玲的爱。就像所有的少年情结总会被现实雨打风吹去,张爱玲能恋上胡兰成,一是天时,《小团圆》里有一段对九莉(张爱玲小说里给自己起的名)向往爱情来临的描述:“归途明月当空,她不禁一阵空虚。二十二岁了,写爱情故事,但是从来没恋爱过,给人知道不好。张爱玲那时的心是个等待填充的空洞,于是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胡兰成便适时地出现了,爱玲先是读到杂志上胡兰成对自己文章的书评,有被懂得的惶惑和惊喜,接着便见到了胡兰成的人,她崇拜他,……他走后一烟灰盘的烟蒂,她都拣了起来,收在一只旧信封里。”在一起后,“她觉得过了童年就没有这样平安过。时间变得悠长,无穷无尽,是个金色的沙漠,浩浩荡荡一无所有,只有嘹亮的音乐,过去未来重门洞开,……”多么让人心驰神往的恋情,所有年少落寞委屈不平都被冲刷殆尽,只有幸好遇上的感恩,只有拥有彼此的欣悦。其次张爱玲身边的人婚姻幸福者廖廖,这让爱玲对于爱情,对于婚姻从来不抱幻想,也没有过高的期望,更兼对于胡兰成的汉奸身份,爱玲心知肚


明,日本战败在即,胡兰成惶惶如丧家之犬,是必要逃亡的,因为爱了,爱玲已抱了决然态度,她能想到他们的最好结局,不过是“等战后,他逃亡到边远的小城的时候,她会千山万水的找了去,在昏黄的油灯影里重逢。可是不止这些,胡兰成还是个处处留情的高手,而且他还不把爱玲当外人,会将自己的各种情事讲给爱玲听,爱玲之前有,爱玲尚可以将之归结为“感情没有寄托”,当千辛万苦的找了去时,又有小周和范秀美横亘在她和胡之间,“他是这么个人,有什么办法?如果真爱一个人,能砍掉他一个枝干?”爱玲悲哀自问。虽然所求不多,但胡的欲壑难填一次次磨折着爱玲的耐性,“你到底是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这段“低到尘埃里的爱”最终以爱玲的决绝收场。此后,张爱玲远离上海这个带给她童年阴影,带给她繁华盛名,带给她倾世爱恋,带给她伤痛记忆的让她爱极痛极的城市,从此再也没有回头。命运何其薄待这个才情横溢,清高孤绝的女子,从来没有一帆风顺,从来没有岁月静好,现世安稳,飘落在大洋彼岸后,张爱玲为生计窘迫而奔忙,辗转流离,后世张迷纷纷不解张爱玲为何要和年老的赖雅结合,将自己十年的大好光阴为风烛残年的赖雅所拖累,世间的这份懂得对张爱玲来说总是弥足珍贵,只要遇到了定会奋不顾身,“他是粗线条的人,爱交朋友,不像我,但是我们很接近,一句话还没说完,已经觉得多余。”为了这份懂得,张爱玲对中风后的赖雅不离不弃,一直陪在赖雅身边到死。人间情缘尽时,带给张爱玲的只有满身满心的疲惫。七十年代,张爱玲的盛名在台湾这边演绎得如火如荼,张爱玲的窘迫生活开始有了转机,再不用为生计奔忙了,《小团圆》便是在那时开始创作的,都是张爱玲的如烟往事,隔了时间,隔了空间往回望,前世里的人都在脑海里存在着,只消描摹即可,心上的伤痕已慢慢平复,重新忆起时,有揭开伤疤的疼痛,可是是那样的不留情面,一个个剖析着写过来,躲闪,工于算计,刻薄,精明,唯独没有爱和温情,这也是张爱玲前尘往事里最为匮乏的,像偿一笔旧帐,诉清了,便交割明白了。从此遗世独立地活着,没有爱也没有恨,也再没有任何人惊扰,“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张爱玲曾说,她还说“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59ba81c26fff705cd170a8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