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萋萋芳草小楼西》明代刘基书写秋天古诗集

2022-08-05 22:1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眼儿媚·萋萋芳草小楼西》明代刘基书写秋天古诗集》,欢迎阅读!
眼儿媚,萋萋,诗集,小楼,芳草

《眼儿媚·萋萋芳草小楼西》明代刘基书写秋天古

诗集

《眼儿媚·萋萋芳草小楼西》明代刘基书写秋天古诗集

在平常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动的特点。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眼儿媚·萋萋芳草小楼西》明代刘基书写秋天古诗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眼儿媚·萋萋芳草小楼西】 明代:刘基

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两行疏柳,一丝残照,万点鸦栖。 春山碧树秋重绿,人在武陵溪。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 【眼儿媚·萋萋芳草小楼西】译文

小楼西边的原野一片葱郁,云朵低垂,飞雁哀鸣。夕阳映照着两行衰柳,万点栖鸦在柳丛。

山上草木在秋风里仍带些绿意,远游的人却在外漂泊无依。明月清冷的光辉游子思乡的梦魂,一同来到那思妇的空闺。 解释

眼儿媚:词牌名,又名“秋波媚”“小阑干”“东风寒”等,双调,正体为四十八字,上片五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两平韵。 武陵溪:借陶渊明《桃花源记》武陵渔人进入桃花源事,借指爱


人在远方。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归梦:指远游人惦念家里的魂梦。 【眼儿媚·萋萋芳草小楼西】赏析

上片在写法上很有层次,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音响有颜色,可谓错落有致,疏密相间,虽全是对秋景的描画,但又句句抒情,情景交融,从而由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形象渲染了思妇的满怀愁绪,突出其盼望远游人归来的急迫心情。“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闺妇伫身楼头,望及的是楼西的芳草萋萋,仰看则见空中有低压的云层。前句表面在写草,实则写人,交代闺思地点是小楼西的同时也指明闺妇不是一般的.农妇,而是住在小楼上有身份人家的妇人,还以萋萋芳草形容思妇对远游人情思绵绵之况;后句则以幽咽悲切的征雁鸣叫声不时地传入闺妇耳中来增加了秋日画面的悲凉程度,渲染了思妇感伤的情怀。北雁南飞,使人想到一年一度秋风劲,雁去有时,人儿远去却无归期,思妇的伤悼之情拘束不言之中。“两行疏柳,一丝残照,万点鸦栖”三句写衰柳依稀,一抹斜阳,万点昏鸦正飞向自己的栖息之处,一片萧瑟凄凉的景象。乌鸦倦飞后尚知归巢而人远游却不知归的鲜亮对比使得让闺妇的愁肠百结而黯然销魂的怀念之情和孤独之感跃然纸上。

下片直接刻画闺妇由盼到怨的心理活动。“春山碧树秋重绿,人在武陵溪。”思妇目睹萧瑟的秋景已令人悲生,况树又重绿,人仍不归,那绵绵情怀无法可已。接着的“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三


句是思妇想象之词,虚写之笔,让读者能轻易地想见一位翘首以待的思妇空伫楼头埋怨圆月的情景:虽然天际残照已消逝,凉风袭人,但她空伫楼头仍不愿归,仰视明月,思绪飞越干山万水。对圆月,她发出了埋怨,说圆月无情地照耀着她和游人,却只顾自己团聚而不顾人的团聚。

全词衬景如画,笔触精细,描摹生动,不写一些表面的情和景,而是着力地去写人物内心的动向,使得情感抒发委婉含蓄,温情脉脉,哀婉动人,闺妇的形象呼之欲出。

《眼儿媚·萋萋芳草小楼西》明代刘基书写秋天古诗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5c7a23208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