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_关于诸葛亮的典故

2022-12-14 09:0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_关于诸葛亮的典故》,欢迎阅读!
诸葛亮,关于,歇后语,典故

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_关于诸葛亮的典故

诸葛亮是著名的谋士,关于诸葛亮有很多典故像暗度陈仓等,那你知道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是什么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欲擒故纵这个词是广为流传的,它在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故意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抓住。擒:捉;纵:放。这样的解释正好印证了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完美地将故事与军事技巧融合。

那么这个故事主要讲的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首先,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发生在蜀汉建立之后,当时由于刚刚建立的蜀汉需要北伐,然而,南蛮入侵,命令孟获前来侵犯蜀国。这时,诸葛亮作为当朝的宰相,军师当然要出马,为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他主动请求去收复孟获,平定南蛮之乱。诸葛亮,作为一名出色的军事家,他不会和孟获硬碰硬的蛮干,而且还是在孟获得到民心的基础上,所以他设法生捉孟获,他了解孟获,所以,这场战役果然如此,诸葛亮活捉了孟获。然而对于孟获来说,他并不服劲儿,便扬言道:若放掉他,重新来战,他肯定能成功。诸葛亮早已有对应的办法,于是就放掉孟获。 就这样,孟获被七擒七纵,最后,心服口服的归顺于诸葛亮,欲擒故纵便从此而来。从此以后,欲擒故纵便是一个用在军事上的妙计。同时,欲擒故纵也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十六计,讲究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不在于攻击,而是典型的攻心之计。 诸葛亮暗度陈仓的典故

据说在诸葛亮养精蓄锐之后准备再次出兵讨伐魏国,而这次出兵的地点就是在陈仓。诸葛亮当时觉得陈仓这个地方非常重要,必须要先得到这个地方才能够出兵,于是命令手下一定要将陈仓拿下。可是在诸葛亮暗度陈仓的故事中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被司马懿看破了。司马懿早就猜测到诸葛亮暗度陈仓的故事,于是派了重兵把守在


陈仓的要道上,诸葛亮的士兵连续攻打了几天却始终毫无进展,在这之后他又想招降守城的将领,可惜依旧是失败了,最后粮草全无的情况下诸葛亮只好退兵,但是诸葛亮暗度陈仓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吗?

其实在诸葛亮暗度陈仓的故事中结局并不是这样的,诸葛亮在此之后并没有放弃陈仓这个地方,于是趁着守城将领生病的时机再次运用暗度陈仓的计策,终于在这一次攻城中取得了成功,一举将陈仓这个地方攻破。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典故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是一句流传了很长时间的成语,这句话的原来本身的意思是指从正面做出一些举动来掩饰住自己真实的攻击的方向,然后从侧面突然发起进攻让敌人有种措不及防的感觉。这就是这则成语原来的意思,但是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演变,这句话拥有的含义也变得多了起来。但是归根结底这依旧是从古代的典故中衍生出来的成语。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成语常常指的是在作战方面的一些计谋,这句话中的陈仓指的是古代时期一个地区的县名,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典故讲述的就是古代时期韩信为了攻击敌人而想出的一个出其不意的计谋,在这个计谋当中韩信故意将修栈道的行为暴露在敌人面前来迷惑他们,但是其实他的本意并不是这个方面,而是在暗中绕开了敌人的视线直接到了陈仓这个地方,然后最终取得了重大胜利。后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成语也常常拿来用作比喻用一种假的表面现象来达到另一种目的。

那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出自一个怎样的典故呢?据说在项羽成为楚霸王之后,将刘邦封为了荒凉之地的汉中王,刘邦其实非常的不服气,后来先是听从张良的建议烧毁了栈道,等到后来觉得时机成熟了又依着韩信的计谋表面上装作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通过这样的手段排除了项羽的猜疑之心,其实暗地里早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这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成语的由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5e8fc4f66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