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的重难点与教法25

2023-04-06 19:03: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跨越式跳高》的重难点与教法25》,欢迎阅读!
重难点,跳高,教法,跨越式

《跨越式跳高》的重难点与教法

一、动作要领

跨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等紧密衔接的四个部分组成助跑采用侧面

直线助跑逐渐加速起跳时用起跳脚全脚掌着地膝积极向前上方摆起当摆过

摆动腿稍屈

横杆后向杆下内转下压两臂下垂过杆时躯干向横方向侧并向起跳腿方向扭转两臂上

举同时起跳腿迅速向上高抬完成跨越动作横杆用摆动腿先落地接着

起跳腿落地

稍有缓冲。

过杆后身体侧对

二、重、难点

重点助跑和起跳的协调配合。 难点摆动腿过杆内转下压移髋。 三、教法

1、讲解、示范说明其重点和难点。 2、原地或上步摆腿练习前上方摆动

主要目的是体会摆动腿带动髋关节向

3、助跑三步、五步单脚起跳后摆动腿的脚尖或头触悬挂的羽毛主要目的是体会助跑与

起跳的衔接动作助跑集体练习单脚起跳。

4、最后才做助跑起跳过杆的完整练习体会完整的动作。 5、个别同学展示动作学习情况。 6、小组长负责本组学习与交流。 7、不同高度的自我展示练习。




跨越式跳高教学中常见错误及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

跨越式跳高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会助跑35步起跳,两腿依次跨越过竿。在教学过竿练习时,发现还是有学生没有正确掌握要领,动作失败。常见错误动作有:

1.双腿跳跃。过竿时学生像跳远一样,双脚同时从竿上越过,而且同时落地,“依次”这一关键词的意义没有体现。原因分析:学生没有理解要领,练习中没有认真观察教师示范和同伴的动作。纠正方法:教师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提出具体要求,如让学生注意教师两脚如何过竿,帮助其对动作有正确的认识。教师示范时可以放慢速度,便于学生看清楚。同时,组织学生手持体操棒练习原地摆腿过竿,体会依次过竿动作,然后再练习上步过竿,逐步形成动力定型。

2.踢竿和踩竿。练习中学生会无意识地用脚踢竿或踩竿。原因分析:一是学生由于心理恐惧害怕过不了竿,摆腿时就会不由自主用脚去踢、踩,试图清除面前的障碍。二是起跳点距离横竿太远。纠正方法:降低高度练习难度变小,让学生能够顺利过关,待其消除心理恐惧动作熟练后再慢慢提升高度,或者采用斜放横杆练习,学生根据自己实际选择过竿位置。教师可以在起跳点处做上标记,让学生踏点起跳解决踩点不准的问题。

3.骑竿。其表现为前腿过竿后,后腿却停留在竿的另一侧,人骑在竿上。原因分析:过竿时后退摆动不积极,不能达到过竿高度跟进又慢,没有及时上提、内旋。纠正方法:原地练习过竿动作,重点体验起跳腿上摆、内旋,练习时结合快速、有力的踏跳。 4.坐竿。双腿过竿后却因为臀部赖在下面碰到横杆造成动作失败。原因分析:过竿后双腿没能支撑住身体自重,髋关节没用力伸展,身体前屈,臀部向后、向下坠,稍不注意就把横杆碰掉。纠正方法:过竿时上体前倾并向横杆方向扭转;过竿后双腿落地缓冲,膝、髋关节不要过于收缩,避免重心迅速下降身体站立不稳。双腿落地后立即向外走两步离开横竿,不致于身体摇晃碰掉横竿。 5.抓竿和挥竿。手抓竿在过竿前后都有这一现象,挥竿通常是在过竿前。原因分析:担心横竿掉下来,潜意识中伸手去抓扶反而碰掉横竿。还有过竿时双手没有协调用力做向上摆动,而是两手下垂或左右摆动。也有学生对自己没信心,跑到横竿前会去抓竿。纠正方法:教师在练习前讲清跳高规则,加强纪律教育,从思想上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5f3232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d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