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运用

2023-03-17 05:0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竹子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运用》,欢迎阅读!
竹子,中国,绘画,运用,传统

竹子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运用

作者:暂无

来源:《美术界》 2010年第12



杨志伟

竹子是自然界中极为平常的一种植物,然而中华民族却对它情有独钟,被誉为“四君子”之一。这也正是由于竹子自身的特质所决定的,人们在长期对竹子的观察中将其形象与特征人格化,并赋予了它一种精神风貌,一种象征,继而形成了内容丰富、寓意深远的竹文化。这一文化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因此,正如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论述东方文明是所说的,东亚文明就是“竹子文明”。

一、竹子的本体性分析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独具特色的文化审美观念。竹子在传统文人画中的运用便是一个突出的表现。儒家哲学讲“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从客观角度上阐释了人们审美追求的个体性差异的存在,但是这种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也恰恰正是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直观的想象。“比德”手法在传统文化中的运用也正是这一观念的典型代表。竹子在传统文人画中的运用便充分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追求与喜好,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也在竹子中得到了相对完美的展示。众所周知,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气节、挺拔的象征。竹的艺术精神以淡,清幽、秀为其特征。由竹子的形态习性联想到人格品德的有:有节、虚心、凌寒和平安等:

毋庸置疑,正是由于竹子的植物特性决定了竹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虚心、高节、等品格地位的奠定。而这恰恰与古人先贤所倡导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相契合,也与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审美趣味相吻台。由竹子的挺拔凌云、刚直有节、坚贞不阿的自然特质折射出的不媚权贵、格守淡泊、高洁刚直等精神风貌上升为伦理道德层面,并把这种精神作为人格追求和实现人生价值取向的标准。自古以来,文人骚客都对竹饱含有特殊的情感动机,他们往往选择游离于竹林山野之中,或以丝竹为伴,或赏竹绘竹,借竹言志。追求一种无拘无束、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在中国历史中对竹子情有独钟的人物比比皆是。在晋代以阮籍、稽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因不满足朝廷的统治而寄居野外,以竹为伴的出世之人唐代也有李白、孔巢父等人“竹溪六逸”等人便寄兴竹林,追求一种田园式的生活。东晋高士王微之则令人在其寄居住的地方种植修竹并说“不可一同无君也”。陶渊明也曾多次描绘出“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美景。宋代诗人书画家文同曾用“竹如我,我如竹”来比喻自己对竹子的喜爱。苏轼则认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清代画竹名家郑板桥在《竹石》上曾这样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难还峰挺,任尔东西南北风”。由此来表明他不畏逆境,坚强不屈的品质。也由于竹子虚心有节、坚韧挺拔的特点,又常被人们誉以“四君子”之一。并成为花鸟画当中的重要题材,为历代画家所喜爱。 但是,我们也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到,文人士大夫喜爱竹子,以竹子自喻,寄情竹林,并不完全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为了去寻找一种精神寄托。他们借助竹子这一载体,凭借竹子形象与君子品格二者有机的衔接在一起,以此来实现精神上的愉悦、心理的平衡。以此来拟补他们在现实社会中所受到的挫折和打击以及不能实现的理想在精神世界中进行弥补。

二、竹子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运用

在传统的中国审美文化积淀下的竹文化不仅直接影响了历代文人的思想气质和审美情趣,而且也不自觉地渗透到文化的各个方面,绘画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竹子在中国绘画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历史悠久,从现有的文字记载来看,三国、两晋时期就曾经有人将竹子作为绘画题材,南北朝隋唐五代是这一题材形式的发展阶段。尤其在唐朝,出现了直接以墨写竹的墨竹的画法。到了两宋时,画竹的艺术创作技法和理论研究达到了一个成熟阶段,墨竹已很盛行,尤其以文同、苏轼为代表,他们提倡“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是以景促情,借景抒情,重作者的感受和表现。这时期的作品笔墨、气韵、章法达到了较高水平,并配以落款、题诗等,开创了诗、书、画结合的先河。如在《图画见闻志》一书中就曾这样描述文同所画的竹子:“文同善画墨竹,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疑风可动,不笋而成者也”。《宣和画谱》中也这样评价到:“与可工于墨竹之画,非天资颖异而胸中有渭川千亩,气压十万丈夫,何以至此哉!”。

元朝时期,伴随着民族文化的融合,文学艺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绘画创作方面,元朝废除了自五代、两宋沿袭而来的画院制度。由于元代绘画题材受道家思想以及宋时期兴起的文人画思想的影响,因此多以大自然中的江河山川,梅竹松石为表现对象,在画面营造上往往表达出一种旷世深远、简淡恬静、清空寂静的生活态度。基于元代文人的复杂心态,竹画无疑成为了当时文人们表达心声的极佳手段,文人们借竹子来抒情寄兴。据不完全统计,仅元代以写竹闻名的画家就有五六十人之多,就连一些人物、山水画家和诗人骚客多善长画竹,丰富了湖州竹派的美学思想,充实了题材内容和表现技法。

元明清之后,随着画竹的技法和形式开始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以竹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在绘画技法的规范和绘画风格的多样化方面上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明代继承了宋元传统,出现了王绂、夏昶等画竹名家。清代则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改革创新,走向写意化的时代。在画竹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在这一时期也涌现出诸多的画竹名家,其中尤以石涛、郑板桥为代表。石涛笔下之竹因其水墨淋漓、气势磅礴见长,力求将笔墨的表现形式与时代变化相一致。他不断“高呼与可”,反对“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其笔下之竹便是完全出自内心的一种感悟,也正是我们所说的“我自发我之肺腑”之意。在画面视觉形式上,石涛所画之竹画则不拘泥于形似,以势取胜,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与石涛相比较而言,郑板桥则倾其毕生精力来攻兰竹。这充分体现在他不但开创了小写意画风。而且对对画竹的创作也认识也上升到了一个较高的境界,至今仍被人们所亲睐。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独特的精神内涵,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情感道德,反映了华夏儿女的优质品格和传统美德,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中国文人思想有着重要影响。这种竹子文明使人们能够在对竹子的关怀中去品味人生、感悟人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吴冠中.画里阴晴[z]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2]黄丹麾.美术与悟性[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

[3]刘建平、姚有多.国画家[J]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4]徐书城.宋代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5]刘建平、姚有多.国画家[J].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杨志伟,杭州文物有限公司】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6421595ab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1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