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

2023-05-05 21:04: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口技》,欢迎阅读!
口技

师生共用讲学稿

课题:《口技》 课型:讲读

执笔:陈立红 审核: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学习目标:

1.理解文言实词含义。提高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2.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有条不紊、清楚地叙事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1.文言实词及部分虚词的读音、含义,训练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2.背诵全文,力求当堂背诵。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口技是杂技的一种,是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的技艺,是艺人长期在实际生活中仔细观察、专心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一文,便是描写这一技艺的文章。

结合《阅读提示》及注释①,请学生简介:《口技》节选自清代人张潮编写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公元1649)进士,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

一、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Ajué Bjiào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Ajiān Bjiàn 3.宾客意少舒( Ashǎo Bshāo 4.曳屋许许声( Axǔ Bhǔ 5.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Ajǐ Bjī 6.夫齁声起( Ahān Bhōu 7.夫叱大儿声( Achì Bchī

8.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Ajìng Bjǐng 9.曳屋许许声( Ayè Bzhuài 10.盆器倾侧( Aqǐng Bqīng





二、下边对句子划线中的词的解释,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改正过来,写在括号内。

1.虽(虽然)人有百手(

2.会(适逢)宾客大宴(举行宴会)( 3.但(但是)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4.两股(大腿)战战( 5.不能名(说出)其一处( 6.几欲先走(行走)( 7.当是(这)时,妇手拍儿声( 8.妇抚儿乳(吃奶)( 9.中间(其中)力拉崩倒之声( 10.京中有善(擅长)口技者(

三、下面语句与原文完全相同的是哪一句?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答( A.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身,其夫呓语。 B.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C.妇扶儿乳,儿含乳啼,妇拍儿呜之。

D.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请同学读准下列字音。

qǐng qīng chì jiàn 2、理解全文内容摘要

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三个场面:

一家四口人由梦而醒 (第 自然段) 一家人由醒而梦 (第 自然段)

1


火起后众人的惊乱惶恐 (第 自然段) 3.一句话说出你读后感受 4.文言知识整理: 通假字:

满坐寂然、满坐宾客 坐通,座位。 古今异义词:

会宾客大宴 古:适逢,正赶上。 今:会议。

但闻 古:只 今:转折连词,但是。 稍稍正坐 古:渐渐 今:稍微 词类活用:

(1)会宾客大宴 举行宴会(名词活用作动词) (2).妇抚儿乳 喂奶(名词活用作动词)

(3).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看(名词活用作动词) 一词多义:

(1)以为妙绝(副词,极,非常) 群响毕绝(动词,断绝,消失) (2)众妙毕备(名词,妙处) 以为妙绝(形容词,奇妙) (3)众宾团坐(动词,坐下) 满坐寂然(同,名词,座位) (4)妇抚儿乳(动词,喂奶) 儿含乳啼(名词,乳头)



三、学习研讨、

梳理课文,作者是怎样表现口技者高超技艺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技艺高超的证据来。



找出以后看看自己找出来的是正面描写(直接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1)第一段中“京中有善口技者”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技艺高( 描写 )如果我们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找出其中一个字来说明技艺高,应该是哪个字?

明确:“( )”,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 )”来展开的。 四个“一“,极力渲染道具之简单,以衬托后面所介绍的艺人技艺之高超。 2)第二段中:第一阶段的表演( “遥闻„„众妙必备”)

“遥闻”,说明声音之远,“欠伸”、“呓语”则在近前,表明了声音由 ,由 ,由 ,表现了事情发生在深夜,人们熟睡之后,“犬吠”烘托了夜深人静的气氛,也成为一家人醒来的缘由。接着便摹写五种声音,造成一种奇妙的效果。( 描写

3)第三段中:表演本身( “夫鼾声起„„梦中咳嗽”)

写一家人醒后又入睡的过程,把听众由喧闹声引入夜深人静的境界。( 描写 ) 4)第四段中:全文高潮





前两句先写起火和一家人的初步反应,接着便把声音由卧室引到室外,由一家人变成众多人,表现了火势发展之迅猛,然而又对火场中的声音作了集中的描写。 5)第五段中:观众表现,五个“一”连用,与开头照应( 描写) 4、假若把文中这些侧面描写的部分去掉,同学们看,好不好? 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使文章的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增强感染力。 5、文中的这些侧面描写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文中的侧面描写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场面表演中观众的反应(请找出来)

二是首尾两段对道具和气氛的描写(请找出来)

四、拓展训练

1)你会模仿小动物(如鸟、猫、鸡、鸭子等)、乐器或其他事物的声音吗?

2)练笔: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篇200字的小文章,描写你所看过的一段精彩演出。写在随笔簿上。 五、课堂练习

1、宾客意少舒( )

A.宾客的意见很少舒心的。 B.宾客的情绪稍微放松了些。C.宾客的心情很少舒心。 D.宾客的心情渐渐舒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

A.于是,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卷起袖子,露出手臂。 B.于是,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振奋得伸出了手臂。

C.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卷起袖子,露出手臂。 D.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振奋得伸出了手臂。 3、下面的词古今词义区别较大,试解释古义。

但( )是( )毕( )目( ( )少( 虽( )名( 股( 走( 4.解释下面五个多义词

妙:众妙( )毕备 以为妙( )绝 绝:以为妙绝( 群响毕绝( 指:手有百指( 不能指( )其一端 坐:稍稍正坐( 满坐( )宾客 5、选择下列短语与课文中短语用法相同的词:(直接写字母序号) A丑态毕露 A心情舒畅 A至理名言

众妙毕备 B毕业典礼 ( ) 宾客意少舒 B 动作舒缓 ( ) 不能名其一处 B莫可名状 ( ) C毕恭毕敬 C舒筋活血 C有名无实 6、解释加框的文言字词的意思。(直接写在加框的字词下面)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64513e8e009581b6bd9eb0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