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教案

2023-05-05 21:0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口技》教案》,欢迎阅读!
口技,教案

《口技》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课文内容,培养诵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起表现作用。 3、感受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并注意本文层次清晰、有条

不紊的特点,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教师:1993年,有一个藏族小伙子叫洛桑,在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曲苑杂坛》中表演系列节目洛桑学艺一炮打红。在洛桑学艺中,他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自此一年内,洛桑这个笑星迅速红遍大江南北。遗憾的是,这位年轻的笑星过早地陨落。1995102日因车祸去世,年仅27岁。时至今日,许多人还对他的表演记忆犹新。下面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这位年轻笑星的精湛表演。(播放洛桑学艺片段,约3分钟) 教师问:短片中那么多的声音是怎么来的?明确:都只是凭一张嘴模仿出来的。

问:知道这种技艺叫什么吗?明确:口技。它是一种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拟各种声音的传统民间艺术

问:洛桑虽然已经去世了,但直到今天我们还能通录像欣赏他精彩的口技表演,其实,口技是一种很古老的民间艺术可那时不象现在有摄象机,他的精彩表就只有通过文字记载。天我们就来欣赏一场用文字形式记载的口技表演。这就是清代作家林嗣环写的《口技》,书翻到20课。 二、新授。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场口技表演。(听录音) 1 齐读课文。

2 问:刚才我们欣赏的《洛桑学艺》中,洛桑的表演道具很简单的,那么文章中的这位

口技艺人又使用了哪些道具呢?明确: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问:文中哪一节对此进行了交代?明确:开头和结尾两节。

问:按理讲对道具的交代只要一处就足够了,作者为什么要交代两次呢?

明确:说明口技艺人技术的高超。问:那么这位口技艺人技艺的高超表现在哪里呢? 如学生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把他放一下,等会再来看。

3问:课文中的口技艺人模仿了哪些声音?明确:犬吠 欠伸 呓语 儿啼 妇呜 夫叱 絮絮,齁声、妇拍儿渐止、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咳嗽,大呼、齐哭、百千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力拉崩倒、火爆声、风声、求救声、抢夺声、泼水声 等。


问:这么多的声音都是同一个场景中发生的吗?明确:不是,三个场面:①一家四口人由梦而醒。②一家人由醒而梦。⑧火起后众人的慌乱惶恐。

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第2节。问:这一节中大家对那些词句在理解上还感到困难?(学生质疑,相互帮助解决)如无疑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众妙毕备以为妙两个意思相同吗?明确:不同,前者是妙处,后者是奇妙的意思。②以为妙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明确:到了极点的意思。问:最后一节中也有一个---响毕绝,他们意思一样吗?明确:不一样,后者是消失的意思。

3 这一部分中哪些句子是描写口技艺人表演的?明确:遥闻深巷中犬吠一时齐发,

以为妙绝

4 一起把这一节中描写口技艺人表演内容的句子朗读一遍。问:这部分中口技艺人表演

的声音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变化的?明确:口技表演是由遥闻深巷中犬吠开始的,从遥闻一词可以看出这犬吠声是远远听到的,而且是比较轻的,而深巷一词则告诉我们声音是从室外传来的,所以在这里声音是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变化的;另外,犬吠、欠伸、呓语等这些声音刚开始都是单独发出的,到后来却是众妙毕备,一时齐发,所以也是由分而合地变化的。

5 这一节全都是写口技艺人的表演的吗?明确:不是。问:哪些不是?找出来一起朗读

一遍。。问:这是在写什么?明确:是观众的反映。

6 问:观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映的?明确:因为观众已经被精彩的表演深深地吸引了,

听的非常的入神。

7 问:介绍口技艺人的表演,为什么作者要多次描述观众的反映呢?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侧面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教师:听众的反应随着表演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是表演者卓越表演所引起的反应,说明口技表演深深吸引和感染了听众,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8、学生仿照以上方法自己学习解决第34两节。(先幻灯出示问题)

下面请大家根据上面的问题,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自己来学习第2和第三小节。1组和第2组的同学学习第3小节,第3组和第4组的同学学习第4小节。

问题如下:1、这一部分的哪些词句你还不太理解?请做上记号。2找出你所负责学习的场景中描写口技艺人表演的句子,并想一想:这部分模拟的声音是怎样变化的?3、观众又有哪些反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映?

明确:①第3节中描写口技艺人表演的句子是从:未几,夫齁声起妇梦中咳嗽。这部分的声音是由大到小、由多到少变化的,只能微闻余声。可以从微闻一词看出;观众的反映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说明观众已渐渐融入表演情境,开始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了。②第4节中描写口技艺人表演的句子是从忽一人大呼火起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00c39ff6c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