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粽子大不同

2022-06-03 07:27: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南北粽子大不同》,欢迎阅读!
粽子,南北,不同

南北粽子大不同

作者:暂无

来源:《烹调知识》 2015年第6



邢湘臣/

公元前278年,爱国诗人屈原于都城被破之时投汩罗江而死,百姓出于对屈原的崇敬和热爱,把粽子投进汩罗江,希望江里的鱼虾吃了粽子,不要伤害屈原的遗体。于是,便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粽子,古称角黍、裹蒸、包米、筒粽等。最早记载端午节吃粽子是东汉末年应劭的《风俗演义》。到了西晋,吃粽子的风俗逐渐固定在端午。魏晋时期,端午吃粽子已很盛行。唐宋时代,粽子已成为端午节的名食了。宋代端午粽子种类渐增,据《岁时杂记》载:“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态不一。有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称锤粽,有九子粽。”

粽子有馅,也始于宋代。到了明代,粽馅更为丰富,有蜜糖、豆沙、猪肉、松仁、枣子、胡柚等等。至清代乾隆年间,又有了“火腿粽子”。

粽子是应节食品,又是传统小吃。俗语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随着时间的推移,粽子发展至今,各地的花色粽子更多,如四川、湖南、湖北的“辣粽”,贵州的“酸菜粽”,福建厦门的“烧肉粽”,苏北的“咸蛋粽”,徽式的“绿豆火腿粽”,陕西西安的“蜂蜜凉粽”,浙江嘉兴“五芳斋”粽,浙江湖州的“诸老大”粽,台湾的“八宝粽”,北京的“江米小枣粽”,广东潮州的“双拼”粽等,不胜枚举,多滋多味、各具特色。

浙江“嘉兴粽子” “嘉兴粽子”,上海最熟悉也是最经常吃到的粽子。有鲜肉、豆沙、八宝、鸡肉粽等品种,在“嘉兴粽子”中,当推“五芳斋”为美,素有“江南粽子代表”之称。从选料、制作到烹煮,都有独到之处。米要上等白糯米,肉从猪后腿精选,肥而不腻。

江苏“苏州粽子” “苏州粽子”是长而细的四角形。有鲜肉、枣泥、猪油夹沙等品种,配料讲究、制作精细。尤其是“猪油夹沙粽”,选用上等红小豆,煮熟后去皮滤沙,再加入砂糖和油脂制成馅,裹扎时再夹有一块肥肉,煮熟后晶亮甜美,油润清香。

北京粽子 “北京粽子”是北方的代表品种,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在农村,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黏韧而油香。“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广东粽子 “广东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广东粽子”与“北京粽子”相反,个头相对比较小,外形别致,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品种较多,除鲜肉粽外,还有用咸

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冬菇、绿豆等调配为馅的“什锦粽”。

台湾粽子 “台湾粽子”带有浓厚的闽南风味,品种甚多,有白米粽、绿豆粽、叉烧粽、八宝粽、烧肉粽等。其中以“烧肉粽”最为流行,馅料丰富多彩,包括猪肉、干贝、芋头、蛤干、鸭蛋等,成为终年可见的传统小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6719cf574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e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