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2022-04-24 12:5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日本》,欢迎阅读!
日本

日本·日本人·日本文化

摘录: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沃格尔曾写过一本《日本名列第一》的畅销书,将日本恶战后的经济奇迹与日本人的“认真”联系在一起,认为日本人的“勤敏好学”“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干劲”,以及“完成任务的严肃态度”,使他们创造了许多奇迹。对此,不仅世界的评论家欣然首肯,连日本人自己也颇以为然,觉得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就是认真。 关键词:认真 礼貌 等级森严 嗜武 蛮横 罪恶感

一提到日本,大多数中国人多少会表现出鄙夷或是憎恨的情绪。因为这个民族确实无比的傲慢、冷酷,甚至极其的残忍、野蛮。但就是这样一个蛮横和嗜武的民族,这样一个孤岛究竟是靠什么力量使自己成为一个高端的发达国家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独特而神秘的文化。日本一向被俗称为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无论是作为战略伙伴,还是竞争对手,我们都有必要了解它,研究它。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日本

日本位于太平洋西侧,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和俄罗斯相望。日本海岸线长3万多公里,多海湾和良港,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6%。国土面积约为377847平方公里,与我国云南省面积相近,居世界第60位。因此,一直以来,日本被世人看作是个小岛、小国。因为在日本的北面是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南面是几乎占了一个洲的澳大利亚,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西面是幅员辽阔的中国,被这些大国、大洋、大洲所包围并夹在其中的日本,看起来自然比较窄小。“小日本”的称谓大概就是由此而得名的吧,尽管日本人自称是“大日本帝国”。这听起来难免有点讽刺的意味。 日本人

总体说来,日本人有三大特色:认真、礼貌、等级观念森严。 大多数人对日本人的总体印象就是死板、办事较真,但究竟有多认真呢?从下面的一些例子中,你就可以窥视到日本人那股较真的劲儿。差不多每个日本人都随身带着一个小笔记本,他们会把看到的,遇见的,要做的事情统统记下来,而且每天回到家还要认真地整理一遍。在料理店,切菜也很有规矩。如果是葱,得先斜着由左按一毫米的厚度切进一半,不能切断,然后再从右按同样的厚度错开切进一半,最后一根葱可以拉开连环套而且不会断,这是才可以从中间仍按一毫米直的切断,切出来的效果就像无数朵花。这还没完,切好的葱还得在大锅里用大力度的水冲,直到把卷状的葱片全部打散为止。有人问,日本人累不累?当然累,但这是日本人的做事原则。他们会告诉你,这样加工出来的葱又细有好看,而且更重要的是同样的分量看起来会很多。不可思议的是,在日本的超市,无论是西瓜、黄瓜、还是大白菜,个头都一样大。或许这也是日本人认真的一个标志吧。 如果你与日本人做生意,你更能体会到日本人的认真。一幅画上的一只小鸟的尾巴上的羽毛比原来的样品短了一毫米,退货没有商量。如果与你做木材生意,有关中国木材的品种、价格、销售量,一切的一切非得调查的十分清楚才有可能开始与你谈这宗生意。而日本人掌握的信息连那些已经做了几十年木材生意的大老板都感到目瞪口呆。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沃格尔曾写过一本《日本名列第一》的畅销书,将日本恶战后的经济奇迹与日本人的“认真”联系在一起,认为日本人的“勤敏好学”“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干劲”以及“完成任务的严肃态度”使他们创造了许多奇迹。对此,不仅世界的评论家欣然首肯,连日本人自己也颇以为然,觉得自己对人生对事物就是“认真” 日本人的礼貌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日本人平时说话都非常小声,即便是在同一个办公室或者就在你旁边打电话,你也只能看到他们嘴巴在动。住在同一个小区里好多年,除了偶尔的狗叫声外,未曾听到日本人大声说话或在路边聊天的唧唧喳喳的声音,更不用说吵架了。除此之外,日本人在开车是不会轻易按喇叭,不会轻易超速,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偶尔超速,但会连声向路人说“对不起”道歉,“对不起”这一词比“谢谢”更常出现在日本人的生活




里。

日本人的等级观念自古以来就很重,而且已根深蒂固。不同的等级有着不同的待遇,不同的等级有着不同的敬语。在比较正规的场合下,日本人的上下等级非常明确,上级就是上级,下级就是下级,下级对上级一般都是绝对的服从,似乎没有商量的余地。从总体上来看,日本今天仍然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就拿男女地位关系来说,仍十分明显。在日本,女子和儿童一样,被列为受保护之列。听起来似乎令人感动。但日本的女权主义者却并不领情,反而认为是一种不平等的待遇,即由于不平等的理由所致。在现代日本,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虽说比过去有好转,但日本仍属于男权社会。比如日本的妇女如果和自己的男人走在大街上,一般都是跟在丈夫的后面,特别是着和服的时候,更是如此。但进门时却要急急忙忙赶在丈夫前面,为的是要开门、准备整理男人脱下的鞋以及衣物等。而且日本的男人对家事很少动手,从不下厨房,即使女人不在家,即使女人也有自己的工作。有的男人甚至连沏茶、使用自动洗衣机都不会。

不仅如此,即使丈夫不忠,妻子也不会主动提出离婚。但是离婚率低并不能证明日本的家庭关系式稳定的。但是,出于自己有子女和不想闹更多麻烦,更重要的是不愿意失去自己在公司已有的地位,所以选择不离婚。而另一方面,离婚的日本女性要想获得经济独立,哪怕用自己的婚前姓氏办一张信用卡,都将面临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所以,对日本女性来说,她们受的委屈和束缚真的是太多太多。不过,在日本,家庭的财经大权的确是掌握在女人手中,而且男人花钱还得向老婆讨要。但是,买房子、买大件、买股票,如果没有男人的允许,女人再多钱也不敢自作主张。她们最大的权力就是必须不停地精打细算每天的生计。最为典型的是如果男人请客,女人会跑前跑后忙着付账,一眼便可以看出其实际地位的悬殊。尤其是到宴会正式开始时,女人则不能出现在席间。这种“掌权”的滋味真的说不清是苦还是甜。“徒有虚位而无实权”,日本女人是不是有点太“悲剧”了。 日本独特、神秘的文化

战后的日本几乎一片废墟,能够在几十年间实现经济的飞跃,成为世界经济和科技强国,除了战后重视走人力资本型发展道路,教育立国、技术立国和贸易立国的道路外,与日本独特的文化背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他们眼里,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组织永远是至高无上的;每天加班对每个人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强烈的集体意识也是日本人所崇尚的精神。虽他们也强调个性的发展和个人能力的提高,但却是以服从集体为前提的。群体精神和武士精神相结合,使得日本企业在发展中和在对外竞争中深受其益。日本的文化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学习型”文化,在明治维新以后大部分时间里,日本民族一直是在向外族文化的学习和开放中走过来的。但与他国不同的是,任何外来的文化和技术,一旦被其所用,就会理所当然地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并且立刻就能体现出其与众不同的特殊内涵与别样的风格来。

尽管如此,日本的文化也并非优秀的无可挑剔。下面一例也许我们中国人体会最深了。别人加之于他们的伤害,如广岛、长崎的核爆,日本人总是念念不忘,如果世界上有什么地方有反核活动,日本国民及僧侣们要么奋力支援,要么大举向前。但是,对于自己加害别人的事情,无论何等残忍,后果何等严重,如南京大屠杀、慰安妇、活人细菌实验、东南亚暴行等等,居然能做到只字不提,跟没发生过一样。尽管至今,受害的中国人仍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日本的报纸《日日新闻》曾登载:仅仅两个士兵之间的一次杀人比赛,就可以轻易地让两百多中国人的人头落地。这种没人性的残忍、野蛮难道还得用什么数字来说明吗?实施了九一八事变的板恒四郎还有罪大恶极的“七三一”部队的头目石井四郎等,面临远东国际法庭的审判,竟昧着良心说自己无罪,连日本当时的一名记者都认为,罪行那么明显,还要称自己无罪,很容易被人看作是一种耻辱。日本,这个有着武士道血统、连死都不怕的民族,可偏偏就怕承认罪过、承担责任。


除此以外,日本人的“羞耻感”远远超过“罪恶感”,本尼迪可特的经典之作《菊与刀》一直到今天仍然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日本文化的精髓。该书认为日本人有着极高的“羞耻感”但却没有“罪恶感”。我们不能否认,由于强烈的羞耻心,使得日本国民严于律己,追求完美,并塑造出独特的以成功为导向的价值观。但它的反面,则是日本对不如己者的盛气凌人,将他人视为非人肆意虐待,并不以此负罪。其实,他们不能公开承认历史错误,同样出于内心极度的虚弱、自卑,因而承受不起自己所犯罪行的耻辱。但是,岂不知这种做法反而使他们蒙受了更大的耻辱。“耻”的文化使得日本人文雅、重礼节、重修养;而“罪恶感”的淡薄则使得日本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国家。

日本人野心勃勃。据说有日本人曾指着地图对自己的孩子说:日本就像一只蝉,而中国则是一张大桑叶,将来要靠你们一代一代将这张大桑叶吃掉。而中国人却没有告诉自己的孩子:我们中国这只大公鸡,一定要吃掉嘴边的这只小虫。因为中国人不是日本人,中国人向来热爱和平,而日本人则向来嗜武,有着侵略的道统。 不可否认,日本独特而神秘的文化造就了这样一个强盛的民族,也难怪日本的经济差点就成了世界第一。但日本的偏执、蛮横、以及对自己罪行的执迷不悟,就似乎不怎么为世人所津津乐道了。古人云:得道者多助,是道者寡助。这不无道理。难道日本真的不需要好好反省吗?作为和平崛起的中国,我们又能从日本身上学到些什么呢?中国的民众是不是也要正视日本及其文化呢?“仇日”和“哈日”都是极端的行为。我们应该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这样才能赢得他国的尊重,才能自信、自强、自尊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

参考文献:1[]鲁斯.本尼迪特著.《菊与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日本概况》。人民网 3《丧钟为谁而鸣》---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纪实 4金克木.日本外交史读后感。《比较文化论集》三联书店,198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6aa5d01bed5b9f3f90f1cb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