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程《发现与创造》教案

2022-03-29 00:43: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美术课程《发现与创造》教案》,欢迎阅读!
美术课,教案,初中,创造,发现

初中美术课程《发现与创造》教案

初中美术课程《发现与创造》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理解材质的不同,美术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并能够分析出各美术种类的特点,理解到美术并不等于是简单的画画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欣赏、感受、体验、参与、自主、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材料和种类的认识,培养自己的审美兴趣,从而产生对美术文化的关注、欣赏与探索的热情。 重点

欣赏、感知、探索、理解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这些作品的兴趣,并进行制作材料的分析。 难点

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 教学准备

范作,美术作品工具材料。 教学方法

欣赏法,评述法、引导法等。 板书设计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美术种类:油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 《出水芙蓉图》佚名宋中国画 《秋瑾》王公懿版画 《父亲》罗中立油画 《秦始皇兵马俑》秦朝 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看一看)

1、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小学的美术学习。比如可以说说他们以前的美术课都有学习有哪些内容,都是怎样上的。

2、欣赏范作,看后有什么感想?你们是不是认为上美术课就只是单纯的画画呢?(学生看着这些美术作品,显得非常兴奋,很好奇,很好地刺激了他们的求知欲。 3、思考、交流、讨论、发言。 (二)、展示汇报,交流探讨(说一说) 教师活动:

1、让学生把他们喜欢的美术作品(可以是美术展室里的作品,也可以是自己寻得的)呈现出来,谈谈它们所具有的各种特点,教师适时进行引导。

2、阅读课文,理解带蓝色圆点的美术门类及材料;比较欣赏,课文中哪些美术种类在刚刚同学们最喜欢作品中没涉及到的。

3观察自己的身边的都有哪些美术种类,列举一二。(比如是自己的日常用品,教室的桌椅等)

学生活动:

1、展示自己带来的美术作品,说出它们都具有哪些特性.

2、阅读课文,弄清因为材质的不同,美术可以分为哪几种门类,与美术作品的零距离,


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和触觉,加深对美术作品特点的认识。交流探究学习的成果,感受自主学习的愉悦和成就。 (三)、欣赏评述,拓展思维(赏一赏,辨一辨) 教师活动: 1教师展示不同门类、不同材料的美术作品或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各美术种类的特点,探索各种材料所体现的美感。学习美术作品所传递的美术文化。(对作品进行分析,比如创作背景,作者的思想、个性、经历等;材质的不同,美术作品所呈现的特点有哪些区别;中国画为何姓宣纸外国有生产吗?看到埃及的金字塔,又让我们想到什么?只是一建筑物吗?)

2展示美术作品或美术工具对学生进行竞猜,辨析各美术材料和种类。(提供美术作品或美术工具,让学生分组选择对猜。 学生活动:欣赏,竞猜。 (四)、归纳感受,拓展探讨 教师活动:

1、请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对这堂美术课的感受。

2、引导学生发现、认识身边美术材料,巧用本土资源,引导学生注意环保,关注新兴的科技材料。

3、浅谈现代艺术与大自然的。(以罗伯特.史密斯的防波堤为例)

学生活动:谈课堂感受,说身边可以用来创造美术作品的材料及由此带来的思考。 设计意图:放飞学生的想象,关注身边生活,关注身边美术,让学生畅所欲言,成功展示自我,体验探究学习带来的快乐。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关注身边生活,关注身边美术,让学生畅所欲言,体验探究学习带来的快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6b6a71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