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医德

2022-11-06 04:0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什么是医德》,欢迎阅读!
医德,什么

什么是医德?

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不同职业,由于担负的任务、职务的对象、工作的手段、活动的条件和应尽的责任等的不同,而形成自己所特有的道德意识、习惯传统和行为准则。医德就是从医疗卫生这一职业特点中引申出来的道德规范要求,它主要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三方面的关系。

医务人员与病人的关系是医德关系中主要的一个方面。医疗卫生工作必须为病人服务,医务人员的最高职责就是与疾病、不卫生作斗争,保护和增进人们身体的健康,医德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命的安危。明代龚廷贤说:病家求医,寄以生死,说明医务人员与病人这一医德关系是生死所寄,性命攸关的,它涉及千家万户,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管着每个人的生老病死,影响面很广。

医务人员之间的道德,是医德关系中处理好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一个医院,要形成优良的医风、院风,就必须用社会主义医德来协调医务人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依靠各方面的团结协作,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使整个工作有机统一地、有节奏地、有成效地进行。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十四个科室、四十多名医务人员同心协力,抢救伤断面积相当于整个躯体四分之一的特重伤员陈德才的成功,就是发扬社会主义医德团结协作精神胜利的一个范例。他们在输血9,20D毫升、输液213,000毫升、处理医嘱3,760多次的大量工作中,无一点差错,使临死者复生。说明医院只有以高尚的医德来协调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医疗工作更好地为人民和四化建设服务。

医德还表现在医务人员与社会的关系上。现代医疗卫生已发展成为社会性的事业,社会功能已大大扩展和加强。医院和医务人员的道德观念不仅要考虑到某一病人的利益,对某个病人负有道德责任,而且要顾及整个社会的利益,对社会和群体负有道德责任,使这两方面达到统一。

每个医务人员都必须在道德上懂得善恶、美丑、是非、荣辱,以及在情操、举止等方面应有的品格素质,遵循高尚的医德行为准则来协调上述几方面的关系。

社会主义医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医务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以马克思主义道科学的一般原则为指导的。

道德是上层建筑的一种意识形态,受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制约。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了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征。医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有它自己职业道德意识的特殊性,但它不是脱离共产主义道德思想体系而独立存在的道德类型,这是由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和事业奋斗的目标理想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医德必须以共产主义道德观、生观、世界观为思想基础,来确立自己职业的行为规范。白求恩同志医德之所以


高尚,能够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极端负责,极端热忱,就在于他从实践中找到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把医疗卫生工作同整个人类解放的事业联系在一起。吕士才同志也深有体会地说过:我认为品德是人的精华,没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就等于是个废物。理想和道德是不能分的,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有高尚的医德。社会主义的高尚医德是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实践血肉相联的,它反映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新的关系。

医德的特点

医德具有阶级性、继承性、自觉性等特点。

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总是从自己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中引申出自己的道德观念。医德同样受一定阶级利益和意志的支配,特别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道德意识,也不可避免地要影响、渗透到包括医疗职业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阶级性制约着医疗这一职业活动的目的和性质,支配着医德的各种行为准则,使医德打上不同社会阶级的印记。

医德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还有继承性。历代医家在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优良的医德传统,并根据医学科学的要求,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积极意义的医德规范,这是人类共同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批判地继承和发扬。

医德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自觉性。它不象法那样具有强制性,通过国家专门机关保证其实施,而是靠社会舆论、习惯传统、各种教育,特别是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起作用的。信念就是一种自觉的力量,它能促使医务人员经常自觉地用医德规范来检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由此协调与病人、社会的关系。医疗卫生工作中如无菌操作、消毒隔离等道德责任的实现,很多场合都有赖于医务人员医德修养和实践的自觉性。要使自己成为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就必须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这种自觉性,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医德的内心信念。

医德的作用

医德是医疗卫生领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医院管理中教育医务人员,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必须抓好的极为根本的一环。

医疗卫生工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标志,它包括医学科学的建设和医学伦理思想的建设两个方面,都是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认为治病只靠业务技术而忽视医德作用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古今中外许多著名医家所以能博得广大病人和社会的欢迎,都是同他们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密切相联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并要求医务人员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还必须具有社会主义医德和精神文明,由此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且把它看作是一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医德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优越性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74a78d680eb6294dd886c5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