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判断题

2023-02-21 22:2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组织行为学-判断题》,欢迎阅读!
行为学,判断,组织

《组织行为学》判断改错题

判断改错题:

1、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 1、错,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

2、组织行为学就是在管理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对。 3、模型就是对某种现实事物的抽象,是对现实事物的全面表示。 3、错,模型就是对某种现实事物的抽象,是对现实事物的(简化)表示。 4、问卷调查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实验法。 4、错,问卷调查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调查法)

5、关于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是有片面性和局限性的,而复杂人的假设是有一定道理的。 5、对

6人的行为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引发的。

6、错,人的行为是(自动自发的)

7、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先天遗传因素。

7、错,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既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社会环境因素) 8、由本我支配的行为受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约束。 8、错,由本我支配的行为()受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约束。

9、在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下,气质特征会缓慢地发生某些变化。 9、对。

10、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气质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能力则是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10、对。

11、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

11、错,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整个)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

12、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如颜色.声音.气味等)的反映。

12、错,(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如颜色.声音.气味等)的反映。 13、社会知觉实质上就是对人的知觉。 13、对。 14、思维是知觉的“窗口”,为知觉提供感觉信息。

14、错,(知觉)(思维)的“窗口”,为(思维)提供感觉信息。

1


15、社会知觉往往是在自我知觉中进行的,而在自我知觉中必然发生社会知觉。

15、错,(自我)知觉往往是在(社会)知觉中进行的,而在(社会)知觉中必然发生(自我)知觉。 16、自我知觉的调节是在自我意识的参与下实现的。

16、错,自我(意识)的调节是在自我(知觉)的参与下实现的。 17、态度是天生的。 17、错,态度(不)是天生的

18.根据需要层次理论,五个需要可以同时对个人产生激励作用。

18 错误。改正 :五个需要中只有满足人的优势需要,才能对个人产生激励作用 19.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处于较低层次的需要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尊需要。 19.错误。改正 :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处于较低层次的需要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20.自我实现需要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 20.正确。

21.依据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不起激励作用,只有激励因素才起作用。 21.正确。 22.保健因素同工作内容有关,激励因素与工作环境有关。

22.错误。改正 :保健因素同工作环境有关,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有关 23.根据期望激励理论,增加职工的工资就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3.错误。改正 :增加职工的工资不一定就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4.人们在心理上通常会低估他人的工作绩效,高估他人的得益。 24.正确

25.强化理论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受到奖励的行为会重复进行、而招致惩罚后果的行为会更加趋向于重复发生。 25.错误。改正 :强化理论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受到奖励的行为会重复进行、而招致惩罚后果的行为会更加趋向于减少发生。

26.根据公平理论,无论投入多大,只要获得相同的产出结果,员工就会感到他们是被公平对待的。

26 错误。改正 :当获得相同结果时,员工不一定就感到他们是被公平对待的。只有当员工获得的收益与投入之比与别人的收益与投入之比相等时或与员工自己过去的收益与投入之比相等时,他才会感到公平。

27.使 27. 正确

28.惩罚是指通过不提供个人所愿望的结果来减弱某人的行为。

28.错误。改正:惩罚是指当某一不合要求的行为发生以后,即以某种带有强制性和威胁性的结果,如批评、降薪、降职、罚款、开除等来创造一种令人不快乃至痛苦的环境,或取消现有的令人愉快和令人满意的条件,以示对这种不合要求的行为的否定。从而达到减少消极行为或消除消极行为的目的。

29.效价是指个人对通过某种行为会导致一个预期成果的可能性的估计。

29. 错误。改正 :效价是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即一个人对某一结果偏爱的强度 30.根据波特------劳勒模型,激励的程度取决于效价和期望值的吸引力。 30. 正确。

31、工厂的车间、班组、科室,学校的班级、教研室以及党团组织、行政组织等都是非正式群体。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7820541a8956bec0975e37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