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

2022-08-08 22:2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记叙文》,欢迎阅读!
记叙文

(2015东营中考)阅读《界 河》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1.从全文看,小说开篇叙述司令部的命令及相关内容有什么作用?

①交代故事背景,为情节发展作铺垫;②为人物命运设置伏笔,预示故事的悲剧结局。

22.简要说明小说情节的两种特点及其作用。

①起伏跌宕,张弛有致,既扣人心弦,又舒展自如。②以主人公的行为为主线穿插有关内容,使行文脉络及故事的前因后果清楚明了。③结尾出人意料,陡生波澜,与前文形成逆转,撼人心魄,发人深省。

23.试概括小说中“他”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

①热爱、向往自然与和平美好的生活。②有善良的人性,对残酷血腥和扼杀人性战争有反感的情绪。③机警、敏捷。

24.阅读画线的语句,综合概括自然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①以自然之美好,反衬出战争的残酷和丑恶,表达作者反对戕害,呼唤人性的愿望。②衬托人物愉悦心情和善良人性,表现人物对和平美好的热爱与向往,对生与爱的渴望。③推动情节的发展。

25.如果将小说结局分别改为以下两种情况,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①“他”最终扣动扳机,将“那边的人”射杀。

第①种结局不可能发生。虽然能够表现战争摧残人性、毁灭生命的罪恶,便不符合情节与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以及作者的创作初衷。

②双方均未开枪,各自回到自己的营地。

第②种结局可能发生。能表现人物对战争的厌恶,凸显美好人性对战争的超越,也能反映人类拒绝战争、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但不如原作更震撼人心,更耐人寻味;不能照应“噩梦”伏笔,也不能凸显战争对人性的摧残,进而深化作品控诉战争罪恶、呼唤和平主题。



(2015济宁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720题。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17.“枣树”生长的环境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枣树生长在高峻、陡峭的石崖上,崖上极少有泥土和草木,缺少养料和水分。 18.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请从下列两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的赏析)

1)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色彩和形态两个方面对枣树进行了描写;写出了枣树的果实丰硕、枝繁叶茂,表现了枣树的健壮而蓬勃。

2)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枣树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活泼,也表达了作者对枣树的喜爱之情。

19.文中引用了《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有什么作用?

改变了作者的心情,去掉了自身俗气;丰富了枣树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20.通读全文,你认为“悬崖上的枣树”带给作者怎样的感悟?

美好的事物,虽然远离你,让你触摸不到,但却总在召唤着你,让你企慕;它给人们带来的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7dda4c4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